,却偏能有一番牡丹的风骨。”
朱瞻基将白子一把把收拢,也尽数倒回棋盒,将棋盘空出,含笑道:“既如此,咱们就再来设局,重新下过。”他拈起一颗黑子,放在棋盘上,“这回是朕执黑子,先行。”
第二日,胡善祥就到了慈宁宫,苦劝太后,请求她同意皇上废后之愿,说宜早不宜迟,这会儿太子才立,正好趁热打铁,不用顾念她的身子。
第三日,朱瞻基就下诏,赐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孙愚名忠,敕之曰:卿为国懿,亲操履谨,今特赐卿名忠,以彰厥美,卿其益效勤,以副朕眷念之重。
给皇贵妃的父亲赐名,还赐的是个“忠”字,这实在太令人寻味了。朝臣之中,就有人试探着上表,说皇后中宫禄命无子,难为六宫之首,请求废后。
皇上留中不发,却召了英国公张辅、少师蹇义、太子少傅、谨身殿大学士杨荣、户部尚书夏原吉、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杨士奇觐见。
看着这五位重臣,朱瞻基道:“朕有一大事与卿等相议,此事虽然情非得已,但是朕意已决。朕三十无子,而中宫屡屡身不得育,且身子病弱,钦天监说中宫禄命无子,今贵妃有子,已经立为太子。自古以为,母以子贵,是正礼,朕想问问你们,该如何对待中宫?”
杨士奇等人皆不回答。
朱瞻基让他们一一看过来,最后眼睛望向了杨荣。
杨荣硬着头皮回答:“既然皇上圣意已决,可以废后。”
朱瞻基露出些许笑意:“前朝可有废后之事?”
蹇义答道:“宋仁宗曾经废郭皇后为仙妃。”
朱瞻基又看那几个不曾说话的,张辅与夏原吉、杨士奇都默然无言。
“杨首辅,你说说看。”
被朱瞻基点到名字,杨士奇仍然不肯附议,道:“臣事帝后,犹子女事父母。哪里有为人子者议论废母之事的?”
杨荣轻轻扯他:“首辅大人,这可是皇上的意思。”
杨士奇梗着脖子,道:“正是因为这是皇上的意思,才不该轻率决定。”
听了杨士奇所言,朱瞻基皱了皱眉头,看着其他人问道:“那众卿家的意思呢?”
张辅和夏原吉都赞成杨士奇的话,却也不好明说,只道:“皇上,这样的大事必须得朝臣群议才行,臣等不敢擅专。”
朱瞻基不以为然,“这事就不用外议了吧,你们都是朕的股肱之臣,难道还商量不出个法子来吗?”
杨士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