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只捡好听的给顾老太太说。
“见义勇为,他有没有受伤呀?”老太太问道。
“没事,他可厉害,都是他在打别人。”顾家主说道。
顾老太太听着不住的点头:“真好,我家流儿真是聪明,什么都一学就会,月考居然考了第十三名,可见这孩子是从前不用心不是笨,如今用心了,立马就能考第十三名,对了,他那学院有多少个孩子呀?”
顾家主眼角抽了抽,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一共十三个孩子。”
顾老太太一愣,最后说道:“额,孩子还是太少了,你看看亲戚家里,还有没有什么不懂事的,也给送过去,看看……”看看能不能让流儿的名次升一升。
顾夫人立马说道:“我娘家外甥,天天将我哥哥嫂子气个仰倒,偏偏他们俩还管不了,不如……”
“好,是云哥儿吧,那孩子确实怪不懂事的,一点都比不上我们流哥儿。”顾老太太立马说道。
苏州城另外几户人家也发生着类似的事情,看到自家的兔崽子终于学会了这么多,个个当父亲的感动得老泪纵横,心里都想着,这个学院去得值啊,一定要顶住压力,千万将小崽子按死在这家学院里。
家里的女人虽然心疼孩子,但看了学院的来信,对每个孩子的情况都说的十分清楚,既说了孩子的进步,也说了孩子仍然存在的问题,总归孩子全都在往好的方向改,她们心疼孩子,是因为怕孩子吃苦,如今孩子自己都扛过来了,她们若是还要闹腾,那就是给孩子拖后腿了。
其他人收到的信大同小异,冯知府和赵华的父亲多了一张账单,账单附在成绩单后面,账单极为详细,因为旁的孩子都有私房钱,这两个是没有私房的,买礼物的银子全是从学院账户里支取的,这账目写得清清楚楚,上面的银钱除了扣掉束脩的,就全是买礼物花掉的,不过还有不少余额。
一年两百两银子的束脩,花的值吗?光看着这样详细的账单和孩子的成绩单,冯知府和赵老爷就对这个学院充满了好感,甚至还想着明年一定要续费。
送信的人会在苏州停留一天,第二日再带着所有家长的信回京,不少家长收拾了大包小包出来,想让那送信人带回去,只是对方却表示,学院有规矩,可以带信,却不能带东西过去,又再三承诺,孩子们在学院里吃得饱穿得暖,不会挨冻受寒,这些家长才歇了大包小包的心思,改为在信件里塞银票。
就连冯知府和赵老爷,听了儿子抱怨在学院账户取钱要扣小花花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