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月河哈哈大笑。
“我可以把沙姐的话理解为夸奖吗?”
夜色中看不清沙怡然的表情,估计是在翻白眼。
“别嬉皮笑脸,从你的诗歌我看到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你认为这会是一个新的趋势或者方向吗?”
“这个我真不知道,不过我想总会有一些新的尝试和突破,诗歌不可能一成不变,文学也一样。随着国家对文化科技的重视,一定会新人辈出,也一定会有新的诗歌形式和理念出现,至于新形式和新理念是什么,恐怕需要时间验证,也需要广大诗歌爱好者的认同和接受。”
石月河不会说自己就是潮流。
“你的新诗中所显现的隐晦和多重寓意写法,是基于什么考虑?难道你是安全的原因?”
“师姐你过虑了,你也知道诗歌册创作更多是来自灵感和激情,常常是情绪迸发的结果,假如有意为之,反而失去了诗歌的真意。
如果非要我说个子丑寅卯,我觉得也许是不想作品过于直白吧。
一直以来,我的作品似乎都有通透但缺乏深意的缺点,诗歌应该是作者和读者两者之间的互动,而不是单方面的输出和说教,那样就太无趣了。
我希望更够有所改变,给与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还是那句话,一百个人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
我希望我的诗歌能够与读者产生共鸣与互动,能够达到不是我想和读者说什么,而是读者读了我的事能有所思所想。
另外,我希望我的诗歌是美的,就像传统绘画中的水墨画,有实有虚,有留白。
从效果来看,似乎还算成功,至少找学校同学中反响还不错。”
沙怡然望着平静的湖面,也许石月河的话,对她有所触动,半响没有说话。
“你这种想法,并不新鲜。二三十年代,新文化运动初期,就有这样的观点,只是之后的主流诗歌创作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那就是直白和尖锐。
反倒是有些非主流的诗人,在继续探索各种诗歌创作的道路,随着形势的变化,就连这些非主流诗人也放弃了,或者从此搁笔,或者回归主流。
可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还是我们文艺创作的宗旨,你的诗在燕山大学校园之中自然没有问题,工人群众却未必能够接受你这种创作手法和表达方式,那就难以被广大群众所喜欢。”
不得不说,长期思想禁锢,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无论是禁锢者还是被禁锢者,都会成为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