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的二胡声音。
他坐在第一排,在领奏音乐家的旁边,抱着那把琴头弯月的红木银弦二胡。
那把二胡音色轻快,适合奏响圆润温柔的乐曲,也更适合演奏柏辉声的创作。
三十六位学子,弓弦齐鸣。
二胡弦乐从冯元庆的《万家春色》开始,进入了柏辉声的《山河壮阔》。
一曲曲尽是欢畅爽朗的音调,仿佛会场在演绎一场波澜壮阔的颂歌,而不是送给逝者的悼念。
因为,柏辉声要的不是悼念。
他要这山河安宁,要这春风万家,要这团圆相聚,要这胡弦如歌。
钟应追随着领奏的旋律,在山川海洋的起伏之中,另起了一段悠然的旋律。
旋律一起,便有过半的学生响应,在回荡着二胡弦音的会场,让祖国万里山河与如春茂盛桃李交织。
这样的合奏前所未有,却完完全全的传递着学生们的心意。
这春风春景有你。
这桃李飘香有你。
这壮阔山河有你。
贺缘声怀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坐进会场。
却没想到,听见的不是学生们的抱头痛哭,而是对柏辉声信念的延续。
他们想对柏辉声说的话,终于原原本本的说尽。
那些未能说尽的话,随着这春风山河桃李,也会慢慢传递。
贺缘声听过无数冯元庆学生的话语,再听到更年轻的学生,一声声于琴弦之中呼唤着柏老师,眉目变得温柔,眼眶又泛起了热泪。
“这就是辉声的期望吗?”
他低声问道。
方兰笑中含泪,“是的,师叔。”
“这也是师父的期望吧。”
他肯定说道。
方兰擦了擦泪水,说道:“一直都是。”
他们一直一直期望与学生们一起,永存朝气,共建山河。
初心不改,虽远不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