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
也能听到泉水叮咚,汩汩涌出澄澈的水花。
明明只有两根弦的乐器,竟然比贺缘声见过的六弦吉他、四弦小提琴更加丰富多彩。
他小小年纪憧憬的伟大音乐家,也不过如此了!
“Happy Birthday to you~”
那位伟大的音乐家,弹奏了海洋泉水、飞鸟游鱼,弓弦一转,就给他弹奏了生日祝福。
贺缘声的眼睛看着他,心中升起了无限激动。
“许愿吧缘声。”父亲笑着催促他。
贺缘声看了看烛光璀璨的蛋糕,看了看伟大的音乐家,大声许下了自己的愿望——
“爸爸,我要和他学音乐,爸爸!”
六岁,贺缘声就仗着自己的无赖与蛮横,成为了冯元名下的徒弟。
哪怕他没有天赋,对二胡也只是叶公好龙,冯元庆也收下了他。
他拿不稳琴筒,也奏不出天地海洋,在西方音乐盛行的美国,不可能成为一位二胡演奏者。
但是,冯元庆待他依然如同徒弟。
悉心教导他关于中国乐律的一切。
五音十二律,宫商角徵羽。
燕乐二十八,上尺工凡六五乙。
贺缘声只会在二胡上拉响最简单的连音,也不妨碍冯元庆耐心的说道:“只要你懂乐理,就能懂音乐。二胡拉得好不好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你能从音乐里感受快乐。”
他确实很快乐。
跟随冯元庆捣鼓二胡,敲响希声的每一次学习,他都很快乐。
这样的快乐,持续到他十五岁那年。
冯元庆说:“学校需要老师,我得回去了。”
那时候,贺缘声以为,编钟很快就能找齐,很快就能送回中国。
于是,他就站在编钟身边发誓:“师父,它就是我的哥哥,我的师兄。等我把它找齐了,就和它一起回中国找你!”
冯元庆听了,笑容灿烂。
“既然它是你哥哥,就该有一个和你相似的名字。”
他沉吟片刻,看着那套残缺的编钟,给了它一个像极了缘声的名字——
希声。
他说:“这是中国一本古老的《道德经》所说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你叫缘声,是我们在美国相遇,缘分的声音;它叫希声,就是我们共同希望的声音。”
贺缘声永远记得冯元庆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