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第1/6 页)

世界一级艺术狂徒大师 言朝暮 61 字 2024-02-18 08:09:55
🎁美女直播

爷爷的信件语气严肃, 也许是文字过于言简意赅的原因,钟应看着看着,挺直了身板, 像是当面接受着长辈的教诲。

记忆之中的爷爷, 早就变得模糊不清。

钟应偶尔能够想起, 初次见到师父的片段、爷爷和他讲述遗音雅社《汉乐府》的片段,更多的事情,他确实回忆不起来了。

但是,他可以肯定, 信中的爷爷与师父告诉他的“温柔慈祥”, 截然不同。

在信中,爷爷威严肃穆, 发号施令, 要求钟应必须做很多事情——

“意大利的哈里森.贝卢, 藏着十弦雅韵,我与他打了多年交道, 我说的事情,你必当小心注意。”

“美国的贺缘声,冥顽不灵,只听清泠湖学院柏辉声的劝告, 若是你去,一定要与柏辉声同行。”

“日本的载宁闻志,即是宁明志,他脾气蛮横怪异,但毕竟是我们宁家祖辈,遇见他记得尊之敬之,除了沈聆勿提及旁人, 他才能信之。”

一个一个与乐器相关的人,都写在了信纸上。

林望归的语气,如同交代工作,一列列详尽无遗。

钟应一边看,一边感慨。

他能感受到这摞信件里沉甸甸的信任、嘱托,也许爷爷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才会把一切一切想对他说的事情,说得清清楚楚。

他看了很久,从意大利的贝卢,看到日本的宁明志。

终于懂得了师父的叹息。

爷爷生前的一腔执着,尽付遗音雅社的乐器,哪怕当时的自己年仅八岁,在他眼里也是一位必须接过他重任的继承人。

厚厚的书信,看起来多,翻阅起来少。

钟应读到最后几封,见到的是爷爷的长吁短叹。

他伤心琵琶与楚书铭夫妇失去踪影,也伤心希声编钟至今未能找齐。

失散在世界各处的乐器,与那些失散的文物一般,数之不尽,寻之不回。

而他,作为一个势单力薄的追寻者,作为众多奔走海外期盼乐器归国的践行者,能做的太少太少。

“小应。”他喊,“钟,是一个好姓氏。它既代表着我们千古音律自编钟而始,也代表着终于、终究、终能达成的愿望。”

“曾侯乙编钟出土那年,我急切的想去观摩,终是在友人帮助之下,学得了一星半点儿的编钟知识,着手于仿制遗音雅社的希声。”

爷爷字字句句,都在讲述着他仿制希声编钟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