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会上,皇上面色严肃,听各方禀着灾情。
赈灾刻不容缓,但除了物资、银钱,朝中也要有官员去到地方,稳定民心。
皇上挑了李三揭主持,另带人手,去灾情最重的地方。
把李三揭叫到御书房,皇上叮嘱了一番:“朕知道,各方水情不同,黄河那儿你也就了解个皮毛,你们下去就是配合地方衙门,安置灾民,布置重建。有什么状况,快速报到京里。”
李三揭自是接下,再三保证会做好事情。
皇上又问:“有什么要求吗?”
李三揭下意识地要说自己都办得好,忽然间,一个想法涌上心头,他便改了口,“除了现有的人,臣想再借几个人手。”
“可有人选?”皇上问。
李三揭念了工部衙门的几个下属名字,又道:“以及,顺天同知温子甫。”
皇上抬眉。
李三揭垂着头,一本正经道:“臣与温大人在临安府共事多年,彼此了解,与他一块做事,应能事半功倍。”
皇上摸了摸胡子。
以李三揭的年纪,能毫无背景、仅靠自己一步步爬到这个位子上,果真是聪明人。
李三揭要温子甫同行,并不是因为默契好办事,而是,在替定安侯府铺路子。
侯府虽只传到这一代,但出了一位太子妃,又诞下嫡长,定安侯府要存续并不难。
可以骁从未主动请求皇上给岳家加封,皇上也没有下旨延续,并不是真就不扶着温家了,而是,在等一个机会。
温家,未必想要靠依附皇家的恩荣来承爵。
若不然,当年沈氏拿爵位为利,让温子谅当驸马时,这事儿就已经成了。
现在也是一样。
温宴两位叔父在官场各有能耐,长兄高中,两个弟弟亦有前程。
如此状况下,皇上明白以骁的想法,那就是等一等,等功绩,而非恩荣。
只是,这功绩难啊,哪怕是续上来的,也是侯爵,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就成了?
黄河大水,便是一个建功的好时候。
李三揭主动要求温子甫同行,便是为此考量的。
至于去了之后,机会能不能抓住,就看温子甫自己了。
皇上理顺了,颔首道:“准了。”
御书房里定下,旨意落到各处。
温子甫被毕之安从顺天府“赶”了出来,让他快快回家收拾行囊,好尽快与李三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