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官员士燮为绥南中郎将,并令其统率交趾七郡。
由于此时东汉帝国已经进入了军阀割据时期,朝廷对各地几乎没有任何掌控力,所以虽然士燮的官职是东汉朝廷任命的,而且他名义上也对汉室效忠,但实质上士燮已经成为了交州的土皇帝,他任命自己的几个弟弟为各郡太守,完全掌控了交州南部的四个郡,也就是交趾、合清、九真和日南。
至此,士氏家族对交州南部四郡开始了长达三十年之久的掌控,以至于到了三国鼎立时,孙权因为一时无法全部掌控交州,所以干脆将原来的交州刺史部一分为二,将交州北部四郡从交州划分出来,设为广州,并任命吕岱为广州刺史。
经过数年反复角力,至蜀汉建兴四年(公元226年),吕岱击败并诛杀士微(士燮之子),铲除了士氏家族所有势力,将交州地区全部收归吴国统治之下。之后,孙权撤销了广州建制,将原来的广州四郡重新并入交州,交州恢复了九郡的行政区划。
鉴于士家在掌控交州三十年间,深受百姓拥护爱戴,而如今距士氏家族覆灭仅仅过去五年,如果此时在交州打起“士家后人”的旗帜,组建军队反抗东吴,响应者必然众多。
但是此举(攻略交州)也有弊端,一旦孙权知道真相,本就貌合神离的蜀吴联盟必然会立即破裂。甚至,孙权还会对蜀汉开战。
思及此,马谡将目光放在并州北部的草原区域。
考虑到吴国已将蜀汉视为竞争对手,再不能发挥出牵制魏国的作用,蜀汉必须要寻找新的帮手来制衡魏国,分摊压力。
虽然拿下凉州和陇右地区令蜀汉国力大涨,大大超越了吴国,但魏强蜀弱的大格局并没有变化。
魏国所拥有的巨大体量优势,并不是几次战争胜利就能弥补得了的。
好在,在夺取陇凉地区后,区位优势瞬间被逆转。一来蜀军不必再从崎岖难行秦岭古道劳师动众北伐,二来,与雄据漠南的柯比能连上了线。
而柯比能,正是马谡新挑选的制衡魏国的帮手。
帮助柯比能强大起来,在魏国北部边境制造出巨大压力,是一个非常完美的替代策略。
但是此举同样有利有弊。
好处是魏国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无法集中精力对付蜀汉;坏处是会把蜀、魏、柯比能三个势力都卷入战争泥潭,而被忽略的吴国则会趁机进入“猎人角色”,一边默默发育,一边伺机而动。一如二战时漂亮国“前期中立卖军火,后期出手摘果实”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