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年岁已高,经历过侮辱和欺辱,从泥泞中爬出来。
作为一个臣子,他找到让他施展才华的地方,也能找到一个愿意纳谏的君主,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
范雎就觉得自己在秦国这些年和秦王之间也能称得上君臣相得,他陪着秦王走过了被母亲和舅舅所压制的那些岁月,也陪着他撑过了国内空虚咬紧牙关挤军粮的那些日子,他们兴过兵,打过仗,改过革,也建立了一个全新的朝代。
而一直到最后,他大王依然愿意信任他。
范雎觉得自己这一生也没有什么可以遗憾了。
他和别人不同,他最想要的无非便是“信任”二字,那是他曾经不屑一顾,在失去后才知道有多珍贵的东西。
而现在,他终于得到了。
在这时,他甚至有些幽默地说道:“那臣这便回去准备上好的木料,毕竟要放上千秋万世的,作为大王的相邦总不能太丢脸。”
秦王闻言哈哈直笑,说:“这还不至于要你破费,还是省着你的钱吃吃喝喝吧。”
范雎同白起也均都大笑,这一刻,三人达成了一项默契。但等到走出咸阳宫的一刻,范雎面上不显,心中却有几分怅然。
他知道,秦王赢稷已经在开始准备安排身后事了。
他也知道,属于秦王赢稷的时代,就和他面前的一轮落日一般,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和自从被提案就一日千里快步发展的忠烈祠建造计划相比,赵政养鱼的计划就不那么顺利了。
赵政向不少人家都打听了养鱼的道理,他甚至跑到寻常鱼农家去学习经验。虽然大家说得不太一样,不过他大概也将其中的共通点归结出了一套经验道理,并且严格执行。
赵小政这小娃从小就有责任心,而且非常有紧迫感,自从接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件任务之后,小孩日日都到鱼池边上关注池中鱼的情况,风雨无阻,其勤勉程度足以让成年人汗颜。
然而结果不太好,虽然每个路过池子的人看到鱼池的情况都要夸几句赵政养得好,但……
“鱼就是不肥。”
每隔几日都要拿着布条给鱼量“腰围”的赵政困惑极了。
他结合了大家的经验制定出了一整套规范有效的喂鱼方法,其中包括少食多餐,经常清理鱼粪,也有注意给鱼换些食物开开胃口,怎么鱼就是长不胖呢?
多吃才能胖,但是鱼的胃口有限,于是赵小政还灵机一动让鱼多“运动”一下,开了胃口自然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