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能达到最低的标准。
——不丑即可。
秋桐带着上官婉儿走进来,李沄的字还没练完,秋桐就带着上官婉在旁边等着。
李沄弯着嘴笑,小声地跟槿落说话,晾了上官婉儿片刻,等她练完了打字,槿落又让在外等候的侍女将热水毛巾端进来,服侍李沄净了手。
李沄这才看向上官婉儿,笑眯眯的,“小婉儿。”
上官婉儿:“……”
漂亮好看得跟瓷娃娃似的女童愣住了,随即低头,清脆的声音语气恭顺有礼,“公主,婉儿在。”
李沄打量着上官婉儿,她对上官婉儿是好奇的,在母亲的智囊团中,上官婉儿是犹如顶梁柱一般的存在的,在朝廷后宫翻云覆雨,这样的奇女子,谁会不好奇呢?
李沄一只手托着腮,似笑非笑的模样,“我听说,小婉儿的祖父是上官仪。”
上官婉儿闻言,眉目却略显冷淡,小女童朝公主行礼,用那尚且稚嫩的声音说道:“婉儿是罪臣上官仪的孙女,如今承蒙皇后殿下和公主垂怜,如今得以离开掖庭,婉儿一定会尽心尽力服侍公主。”
李沄:“……”
跟李显李旦和薛绍相比起来,上官婉儿简直就是个小大人。
李沄默了默,又说:“听说你很聪明,不止能背许多短诗,而且还会自己作诗了。”
上官婉儿抬眼,清亮的眼睛看向李沄,“背许多古诗是因为在掖庭之中,没有旁的消遣。母亲说即便身在掖庭,也要读书识字,婉儿能背诗作诗,并不是因为聪明,只是因为熟能生巧。”
——很谦虚。
小姑娘懂得谦虚是好事。
就是公主觉得自己跟小婉儿相比,有点活泼过头,并且不够稳重。
叹息。
李沄刚才晾着上官婉儿的时候,其实是跟母亲学的。母亲每次想敲打总是闯祸的三兄李显时,总是喜欢把他叫到清宁宫去。每次三兄到了青宁宫之后,母亲就对三兄视若无睹,继续慢条斯理地陪着李沄说话或者是玩。
李沄记得上一次三兄在崇贤馆惹得老师暴跳如雷之后,母亲就将三兄喊去了清宁宫,三兄来了,可母亲却不睬他,只是慢条斯理地喂着李沄喝桂花糊,喝完桂花糊还不算,母亲还亲自替李沄擦嘴净手,做完一切之后,又轻飘飘地说了一句“也没什么事,显儿回承乾殿罢”这样的话,就把三兄吓得直冒冷汗。
结果当天晚上,三兄李显就抱着自己收藏的好宝贝去收买李沄,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