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可不想成为坏人受难的由头,惨遭因果。
现在好了,一切归于正常。
若沧魂魄完整,善恶明辨,就算出了问题,也有师父师兄帮忙,比他一个学了皮毛的门外假道士靠谱。
欧执名坐在一旁,笑得温柔慈祥。
看师父考量若沧,不由自主的恍然掠过若沧的童年画面,给他完美展示了什么叫:乖乖若沧是如何炼成的。
欧执名看得心绪安稳。
苦行听得心惊肉跳。
在若沧一声声从善论里,他竟觉得身体迸发出一股力量。
那是极为微弱的力,他若不是虚弱得呼吸迟缓,也不会骤然敏感得察觉到这一丝生机。
他修佛论法,听过高僧讲经。
初入云霞寺,慧弥为他早晚诵经,已经缓和了他不少病痛折磨。
谁知道,若沧声音清冽的论述《太上感应篇》,竟然让他想起曾经亲见高僧云集共同讲经的法会,感受到的豁然开朗。
苦行有了些微力气,便撑起来靠着床头,凝视若沧。
不过是年岁二十余的年轻人,神色正然,稚气尚存。
苦行与他不过是第二次见面,但是感受截然不同。
之前不过是个气息纯粹,冷冽张狂的修道者。
现在,若沧不仅有修道者澄澈气息,更在澄澈之中显得庄严郑重,好似站立于正邪两道之间,却始终秉持着本性,能焕发蓬勃善意,遏制恶念丛生。
苦行想把这一切当成幻觉。
但他沉重的呼吸变得轻盈,灵魂都在若沧吟诵经文、阐述为善理论里得到了升华。
回光返照吧。
他想。
或许是许久没有听到道教的人论道,灵魂觉得新鲜,才堪堪打起了一丝精神。
苦行下意识否定自己在好转。
片刻,间褀道长好像察觉到他的想法,话风陡然一转,看向苦行,问道:“你看他如何?”
若沧本在专注论善,随着师父的问话,视线落在苦行身上。
这位苦行僧,已经形容枯槁,危在旦夕。
然而,若沧仔细端详他衰竭之气,仍可发现一息尚存。
“苦行大师曾作恶,但已悔改从善,结了善缘。太上曰: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尽则死。我看苦行大师以善抵过,善心有余,天道佑之,福禄随之,那便是年寿未尽,应享天福。”
他一句话,念道得与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