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力更不用说。
陈春现回到燕京,从同事那里得知,老先生和院士都非常重视杨先生上书成立中官村科技园区的建议,如今,燕京已经开始立项了,就在中官村范围成立一个科技园区。
听到这件事,陈春现除了震惊就是震惊。
他想在杨先生离开燕京前,立刻来见见杨先生。
杨先生是什么身份,他也不知道自己一个普通学者的身份,是否能够真的见到对方。
杨铭从书房出来,看到一位穿着朴素,四十多岁一位学者的模样。
他就是历史上的中官村科技园区第一人陈春现。
虽然对方创业失败了,没有能够像连想的柳传智等人那样。但是,相比起柳传智,杨铭更佩服眼前这位学者陈春现。
“杨先生,你好,冒然前来拜访你。”
“陈先生,伱好。”
杨铭和陈春现握手,进到里面聊天。
现在外面太冷。
阿珠等人送来泡好的茉莉茶。
说起硅谷,杨铭和陈春现很多话题聊。
陈春现已经去了硅谷那边考察了两次,每次考察的时间都不短。但是,他毕竟只是一个人考察,比不上梁伯涛考察团。
除此之外,梁伯涛考察团在硅谷的时候,还有袁天樊等人帮忙。
也就是说,陈春现在硅谷,他也只是看到一部分,如今听到杨先生说起,陈春现再次感到惊讶。
“我已经认识到硅谷的重要性,在来燕京前,我已经提前在香江成立一个科技园区。当然,不仅仅是香江,湾湾那边也已经出现了新筑科技园区,在东洋和欧洲也有不少的科技园区。现在燕京的中官村科技园区出现,都是差不多时间,就看看未来在同样时间成立的情况下,是否能够发展起来?”
陈春现也是那样想的。
国内和国外始终不一样。
对于硅谷那一套模式,他觉得可以完全复制过来,但是,又不一定能够真的完全实现。
“杨先生,我这次从硅谷回来,就是准备给科学院提出成立中官村科技园区的,既然杨先生已经提出了,那么就不需要我再提出。”
虽然陈春现做不成第一人,陈春现还是很高兴,因为他清楚感觉到杨先生的影响力和能量,并不是他一个小小的普通学者能比的。
“陈先生,你能够想到这些,已经算是国内第一人了。对于这一点,我是真的非常佩服。”
早年,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