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石跟着林秀芝进去。
在看到杨爵士正坐在办公桌面前。
此时,办公桌面前已经有打印好的两部《鬼吹灯》和《盗墓笔记》的大纲。
“杨爵士,我来了。”
“周总编,这是我准备的大纲,你先看看。”
周石很恭敬地拿了过去。
然后坐在那看了起来。
对方也是文人出身,一开始也没有当回事,但是,当看到名,特别是鬼吹灯三个字,他是真的很惊讶。
好看的,很多时候,从名就看得出来。
现在周石也是那样,觉得这名很有灵气。
何谓鬼,何谓吹灯,连在一起,又何谓鬼吹灯。
但是,当他看了大纲,也就知道是盗墓。
可以说,我国盗掘古墓之事由来已久。
从关于新石器时代的考古资料中可以看到墓葬被有意破坏的事件。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被盗墓葬是商朝第一代王商汤之冢,此冢距今约3600年。
春秋时期“礼坏乐崩”的社会变化之后,厚葬之风兴起,于是盗墓行为日益盛行。陕西凤翔的秦公1号大墓,是迄今所发现的先秦时期规模最大的墓葬,也是我国应用科学考古方法发掘的最大的墓葬。
这座古墓发现盗洞247个,其中有10多个盗洞直接打入椁室。
三国曹操的丘发郎将,摸金校尉。
唐人所谓“群盗多蚊虻”、“荒冢入锄声”、“髓髅半出地”、“白骨下纵横”等诗句,也反映了盗墓风习的普遍。
唐代宗时,郭子仪父亲的墓葬被盗掘,有人疑心是鱼朝恩指使。而郭子仪在御前说到此事时,承认自己所统领的军队也多有破坏陵墓的行为。
除此之外,香江最早,其实已经有出现盗墓。
像《盗墓》是倪况所著的卫斯理系列科幻第五十六部,连载于1981年6月日至1981年11月26日的《明报》。
倪况算是最先作出了“盗墓三人组”的创意,早在《盗墓》篇中就创造了齐白、病毒、单思三位盗墓高手,还想象过大量古墓机关、盗墓手法、盗墓门派等。
倪况第一个探访的墓地就是秦始皇的兵马俑墓,发现了兵马俑复活的故事。后来张艺某的电影《古今大战秦俑情》也来源于此。
倪况也最早设计了尸变、蛊毒、还阳等危机,其盗墓的情节环环相扣、险象环生,令人欲罢不能。
最有想象力的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