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十四五岁时候身体发育并未完全,此时生子其实有伤寿数。
加上无论男女,这个时候情窦初开,心智不成熟,彼此之间都还是孩子却要成为夫妻,又是父母强行点婚,无意间便造成了许多怨偶。
自制度建立到今日抗议者一直不少,但西汉朝廷至今没有废除的原因便是——其的确给朝廷带来了明显提高的出生率。
农耕时代,人口最重,一切都要向人口和农业让步。
故而许多心疼女儿的家庭自女孩出生之日起便开始存钱,就想着将孩子留久一些。但此举又有一个问题,普遍早婚的时代,女儿家能等,但是好的男儿郎却也早早被人订走了呀。
如此,便有了类似于“童养媳”的存在。
说到底,都是为了避税。
面前的这个小娘便是如此。
见小郎君露出恍然之色,这小娘咬咬嘴唇:“吾能够养过自己和阿弟,只是若要交五算便有了难。若小郎君不嫌弃,不若纳了我,我一份红礼也不需要,还能帮小郎君管家。若小郎君未来有了心仪之人将吾休弃也无妨的。”
夏安然无奈地笑了下:“女郎,吾还未到婚龄……”
“我可做小郎的童养媳!”
夏安然被这娘子为了逃税的坚定态度给震慑到了,他思索了下,只觉得一夜未睡脑子里面满是糨糊,此时有些晕晕陶陶,但他忽然注意到了一个重点:“方才娘子说……你能养活你和弟弟?女郎的弟弟多大?”
这女子愣了愣,她有些无措地看了眼面前的小少年,嗫嚅道:“弟弟今岁三岁……弟弟吃得不多的,我,我的绣品能卖钱……”
她显然是误以为夏安然在暗讽她养不起一个男儿了。见状,夏安然忙示意她莫要多想:“是吾失礼,在下的意思是,女郎可以用绣品抚养弟弟?可否让某看一看女郎的绣品?”
刺绣起源很早,但受制于原材料,其多兴盛和发展在南方,这主要由丝线决定的。
在棉花尚未传入之时,绣线多以天然蚕丝为主。而能够饲养蚕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便占尽了天然优势。
当然旁的地方也不是没有绣娘的存在,但是能够小小年纪售卖绣品可不是寻常外行人的水平。
加上这小娘子说自己是被拐卖的,还能带着弟弟从拐子手上逃出,避过战乱到此处……此中手段着实令人佩服。能有这番胆识,夏安然有九成把握这女郎的出身并不简单。
听到夏安然想要看她的绣品,这女郎倒是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