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到了危急的时刻,以林祥和内地的关系,从内地各大银行中获得帮助的可能性都比这些资本银行要高得多。
完全不用看银行的脸色行事。
“不过这些银行经理也不是吃素的,他们好像知道我们和李家的冲突,暗示李家近期在筹备大量资金,规模惊人……”
林祥扬起双眉,注意力从电视上转移了过来,似是有些期待,又有些疑惑。
吃了这么大一个亏,以他对李家和李黄瓜的了解,不可能没有动作。
捞二公子出来并不划算,而且没法针对林祥他自己,所以应该不会在李黄瓜的考虑范围之内。
那针对林祥,或者文祥集团本身的动作,就成为了李黄瓜的最佳选择。
当然,这只是林祥的猜测,李黄瓜这老狐狸能忍得很,短期内没有动作,等他松懈后再给予致命一击也是有可能的。
林祥最近选择蛰伏,也是在观望着李家的后手。
现在听到余文慧这么一说,他反倒是有些安心了。
“筹钱的话……那就是大动作,针对的应该是集团了。”林祥摸着下巴揣测道。
“喂,那可是号称富可敌国的李黄瓜,你的语气这么轻松?”
“他都还没有动作,我总不能说他筹钱犯法了吧?”
林祥耸了耸肩。
当然,余文慧有所担忧是正常的。
港岛商业很多学的还是米国那一套,企业为了发展,连环债和三角债规模惊人。
正如霍德和曾凡安盛顶着非法的名义也要查封林祥的产业一般,目标就是打击文祥集团的现金流。
如果说一般企业市值和现金储备是五十比一,那债务规模往往都能达到市值的一半,甚至更多。
也就是说,企业的现金储备连还债的零头都不够!
房地产企业尤甚。
强如文祥集团,每隔一段时间都要结算各大供应商的订单,支出一大笔钱。
这也是为什么,圣诞节前产业被查封那会,集团还是会不断出现亏损。
因为那几天相当于集团一直在白白支出,要是持续下去,就算是林祥都要感到肉疼。
李家反常地开始筹钱,可以肯定的是,这是准备和林祥比拼现金储备了。
谁最后撑不住,谁的债务或者业务就会暴雷。
到了那时候,赢家不一定会好过,但输家一定会很惨。
寻常人以为的破产是资不抵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