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那种。
当然,新界各个区中心这些年还是建设起来了。
可林祥拿的地都是村里的丁屋地,不偏远,但怎么也算不上是中心地带。
也就是说,在这种地方建商城,考验的就是当地村民的消费水平。
“所以,我要建的不是那些大型豪华商场,而是以廉价、批发货为主的大卖场,甚至是菜市场。”
程文静一下子想到了什么。
“你是说,批发市场……”
“没错。”林祥轻轻点了点头。
“大埔的批发市场一直流转了很多货,大都是供应给商家,对于这些商家而言,他们缺的不是货和钱,而是能让他们卖货的地方。”
港岛的主要交通路线很奇葩,看上去就像是个扭曲的“人”字。
一端连通北边的内地,一端分叉,一叉是屯门、元朗这些新界地区,一叉是九龙这些港岛中心。
中间被群山隔出了一大块中空地带。
林祥花了两年打通大埔到九龙的路线,从而实现了批发市场在港岛的垄断地位。
但在港口建成之前,大埔到新界的路线一直都是闲置的,乃至于浪费。
因为港英政府曾经为了防备北边,给大埔和新界的路线修了条难得的好路……
都不用林祥帮忙修路,却没法利用上,这肯定是不行的。
归根到底,还是九龙太拥挤。
林祥手里有大批商家资源,又有货,但九龙能卖货的商铺、商业街就那么多,再挤也挤不下了。
除非不断加钱,不然上限已经摆在了那里。
更何况,如今九龙的铺租,乃至摊位费都在不断上涨,这些商家已经够苦不堪言了。
如果有另一个地方,能额外提供给他们,虽然赚的不会像在九龙那么多,但无论如何都是一份商机。
而廉价商品,对于新界的人吸引力就大了。
他们是没大钱,不是没生活。
以往想采购这些东西,他们要么等商家转运过来,要么坐船坐车花几个小时去九龙。
要么贵,要么累。
如果有机会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买齐东西,更方便更便宜,他们会不乐意吗?
双方都有需求,就证明这门生意是合得拢的。
实际上,这单生意,林祥参考的是内地即将到来的县城经济。
回忆一下,内地县城的千禧年前后,那如雨后春笋一般崛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