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个女先生去绣坊那边教她们不就行了?何必在学堂里教。
黎青执倒是一点不在意外面的流言。
那些流言让一些原本打算送孩子来他这边读书的人打消了念头……这是好事。
他想招收的,本就是穷苦人家的孩子,甚至是孤儿,他的学堂,可以给这些人一个出路。
那些被家里人宠爱着的孩子,他们没必要来他的学堂。
至于他的名声……他打从一开始就说了,他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堂,他确实会教学生认字,但那些学生将来是要为他干活的!
所以他这学堂,招收的相当于就是学徒。
至于招女生……大户人家都会用
丫鬟,难不成用了丫鬟,这家人就不正经了?
而那些家里贫困的人家,他们送女儿到他这里读书,总比送女儿去大户人家当丫鬟好。
事实上,普通百姓,还就是这么想的。
崇城县县城,有些人家生活得不错,但也有不少日子过得艰难的。
此时,县城东边一户人家。
这家人家里没地,平日里,男人去大户人家做短工去码头扛货挣钱,女人给人洗衣服挣钱,两人日子过得特别紧巴。
这会儿,他们就说起黎青执的学堂。
女人道:“听说那学堂收十岁到十五岁的学生,我想让老大老二去读,这样家里的日子也能好过些。”
那男人道:“不是说那学堂不好,男人女人一起上课?老大就算了,老二……”
他们家老大是个儿子,老二却是个姑娘……要是去了那里读书,将来会不会嫁不出去?
“金叶绣坊那些穿着光鲜的小姑娘你没瞧见?老二只要去读书,将来就能进金叶绣坊,你不让她去读,你想让她干什么?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娘一直想让她去王老爷家里当丫鬟!黎秀才的学堂,怎么都比王老爷家里正经!”这女人道。
男人一愣,也觉得有理。
县城南边,一个六年前逃荒来到崇城县,为了活命只能做皮肉生意的女人,又一次对自己的女儿道:“阿月,再等几天,再等几天黎秀才那学校就开始招学生了,到时候你就一个人过去,别让人知道我是你娘,等你到了那里,就下跪求他,不管怎么样,一定要进去读书。”
“娘……”叫阿月的小姑娘哭起来。
这女人摸了摸自己女儿乌漆嘛黑的脸:“阿月,等进了学堂,你就能把脸洗干净了,不,去之前你就把脸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