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常端外,在场还有三十三个劳工,其中二十一个,黎青执都认识。
他离开采石场也就一年而已。
黎青执叫出了他们的名字。
这些劳工吃惊极了:“你是谁?”
“我是小黎。”黎青执笑了笑,开始跟这些人叙旧,同时也把他给张知府写信的事情说了。
他要快些收服这些人。
原主在采石场的时候本就不讨人厌,黎青执这一年又做了很多事情——要不是他,张知府不会去调查采石场,这些劳工也不可能获救。
这些劳工都很感激黎青执。
“小周,当初我没力气,差点被石头压到,幸亏有你……”黎青执把记忆里的事情一桩桩一件件地讲出来,更是让这些劳工无比感动。
黎青执知道,没有意外的话,他们不会背叛他。
这就很好。
黎青执有很多事情要做,他没有在这里久待,走路回了崇城县。
这个晚上,等金小叶睡着以后,黎青执又写了很久。
常瞻没去新码头那边,带着常翠住在金叶绣坊的客房里。
因为心绪起伏太大,他一直睡不着,半夜起来的时候,就见黎青执书房的灯还亮着。
黎青执真的很努力,他也要全力以赴才行。
第二天,常端带着人摇了一艘船到县城,购买了一大批粮食,接了常瞻,然后就回到新码头那边,带着那些劳工开始印书。
印书不简单,但也没那么麻烦——常端和常瞻选出铅字,排好版面,那些劳工就可以开始印了……
这次去京城,常端打算带着采石场那些劳工的头领一起去。
这人也是识字的,能帮上他。
他甚至已经打算好了,这些书籍的装订,他们两个在路上完成,反正也不用装订地多好。
这样的话,他们这几天还能多印一些书出来!
黎青执和常瞻常端都忙得晕头转向,而这时,张知府在控制住采石场之后写的那奏折,终于被送到京城。
禾兴府的紧急公文,要是用八百里加急,四天就能到京城。
不过一般情况是不能用这个的,张知府也不急着让京城的人知道他干的事情……他的奏折,在他送出的第八天到达京城。
皇帝身体不好眼睛也不好,已经不怎么看奏折了,所有的奏折,都是吕庆喜先看过,然后再挑出那些要紧的,送去给圣上看。
吕庆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