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在最后一句注明了核心内容“士与陆,共天下”。
看罢信上的内容,陆逊久久不语。
坦白说,“士三”给陆家开出的条件,比孙权给陆家开出的丰厚多了。
虽然孙权把他封为上大将军,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但孙权想收回他兵权和地位的时候,也就是一句话的事。
而这与“士三”对待陆家的方法截然不同。
“士三”不但娶了两个陆家女子,还把仅有的交州,除一部分军权外,其他所有权力都交给了陆家。甚至严格来说,交州是陆家的交州,而不是“士三”的交州。
面对士三如此之大的血本,谁能抵挡住诱惑?
陆逊觉得,倘若自己与侄儿陆凯异位而处,恐怕最终也是会做出和陆凯一样的选择。
最关键的是,士三的军事能力极其优秀,陆家与其合作简直是强强联手,不敢说能一统天下,雄霸江东和楚地还是没问题的。
眼下,陆逊唯一的担忧是,这个士三是不是马谡?如果是马谡,那么他以何种身份来与陆家合作?
是蜀臣还是独立的身份?
若是蜀臣,那合作前景就要值得商榷一下;若是独立身份,那这个合作前景的确不错。
如此想着,陆逊提笔回了一封信。
在信中,陆逊既没有署自己的名字,也没有提陆凯的名字,只是给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答复,并隐晦的提了一句,让陆凯先把滞留在江东的陆家族人给救出来,最好能连他的家人一起救出。
陆逊虽对两家合作的前景持保留态度,但也明白此刻已经没有退路了。
一旦孙权了解到交州权力的真正话事人是陆家,他断然不可能活命。
所以,必须要尽早思考退路了。
正沉思间,七岁的陆抗跑了进来,歪着脑袋,跟小大人似的问:“父亲在忧心何事?”
五十岁的陆逊望着这个聪慧的儿子,并没有把自己面临的危险告诉他,而是伸出手撸了撸了小家伙的头,和蔼的说:“过几天,爹送你回吴郡可好?你想不想家呢?”
陆逊本来还有一个儿子,即长子陆延,但长子没长到二十岁就因病去世了。陆抗是他在四十三岁时所出的次子,算得上老来得子,不过,他却没有溺爱陆抗,一直以最严格的要求教育这个儿子。
小陆抗点了点脑袋,说了句想,接着把话题引了回来:
“那父亲一起回去吗?”
陆逊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