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工伙计之类,赚的就更少了。
但也有些东西,这儿卖的比上海贵,比如各种进口的东西。
在上海卖两三元的钢笔,到了北京至少翻三倍。
一辆南方来的火车缓缓驶入北京火车站,车门一开,车上那些已经在车里坐了三天三夜,满身疲惫的人,便你挤我我挤你的下车了。
一些挑夫连忙过去询问,问有没有人要找力工。
蔡松山从车上下来,立刻就喊了几个力工帮他去火车上搬书。
他这次来北京,带了教育月刊和希望月报各千本,而这些书,他直接让人用板车拉去一家书店。
他来北京,是来谈生意的,他打算把这两本刊物卖到北京来。
当然了,这事要办好,少不得要找个合作者。
到了书店,书店伙计立刻就出来了:“先生,您是来卖书的?”
“把你们掌柜的叫出来。”蔡松山道。
蔡松山是外地口音,那伙计不解地看了他一眼,又看看他身后用车拉着的用纸包好的书,到底还是去找掌柜了。
书店很大,周围摆了一圈书,中间则放了四张八仙桌,这会儿,每张桌上,都有人在看书。
蔡松山被另一个伙计引到其中一张桌上,那伙计还给他上了茶。
他喝了一口茶,又打了个哈欠。
在火车上睡不太好,他着实有些累了。
“你是来卖书的?你都带了什么书?”跟蔡松山坐在一张桌上的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问道,又接二连三报出许多书名来:“有没有这些书?”
他报的书,蔡松山大多没听过,但想也知道,应该都是已经很久不曾再版的古籍。
这世间的文人,大多爱书,爱藏书,可惜有时候遇到不肖子孙,或者家里败落了,那些书便会被低价卖出……北京这边,这样的事情尤其多。
“我卖的不是古书,是上海那边运来的新书。”
“可有《英文短文》?”这人立刻就问。
蔡松山不明所以:“《英文短文》?”这人刚刚还想问他买古书,现在就要买《英文短文》了?
“这书我倒是没带来……它不是没有《求医》和《留学》卖得好吗?”蔡松山问。
“那是之前,这几天这书已经没处买了!”那戴眼镜的人道。
旁边的人也道:“确实!自从刘先生写了那篇《年过五旬学英文》的文章之后,这书便卖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