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村的杨氏祠堂,还是位于围龙屋里面。
自从杨铭基金会里面拿钱对围龙屋和祠堂进行修缮后,已经大不一样,杨铭跟着杨树海往围龙屋的祠堂过去。
一路上,许多杨家村的村民热情而又尊敬和杨铭打招呼。
“杨先生,新年好。”
“大婶,新年好。”
。。
当来到祠堂里面。
此时杨家村的长辈已经在等着。
女性不能进去,这里都是男性在这,因为是杨铭过来祠堂拜祭先祖,今天这里就显得更加的热闹和隆重。
先是杨铭亲自烧香,按照杨树海说的烧给杨家的先祖。
杨铭跪拜在那,拜祭完后,看着祠堂里面的杨氏先祖灵牌。
“杨先生,可以了。”杨树海说道。
杨铭和周围其他长辈打招呼,从祠堂里面出来,询问现在村里老人的情况。
当初,杨铭和父亲订下的规定,主要是照顾村民,又不能养出一批懒人或者寄生虫。
村里的老人,只要六十岁以上,每个月都会从杨铭基金会拿到一笔养老金。
正是这一笔钱,改善了现在村里老人晚年生活。
即使有些儿女不孝顺,不给他们养老,有这一笔钱,村里老人已经可以过得很好。
他们知道,自己最应该感谢就是杨继荣夫妇和杨铭。
一位老人激动拉着杨铭说道:“杨先生,谢谢你和你的父母,我们这五年是过得最好的。”
这五年下来,和当初回来确实已经大不一样。
如果是小病,村里的村医馆就可以给他们治疗。
如果是大病,可以前往惠城,或者羊城治疗。
这五年下来,村里的自然死亡率明显下降了很多。
那次杨树海大病一场,是杨树海自己和他的家人都以为救不了,杨继荣夫妇回来看他,并且从羊城医院请来名医看诊后,杨树海又活了过来一样。
“好好享福,日子会越来越好。”
杨铭也是拍着对方的手说道。
对于杨铭来说,他照顾这些老人,纯属就是杨铭自己对于这些人的补偿。
这一点上,怕是杨继荣都不知道。
杨铭在祠堂那里和这些老人聊了很多。
离开这里,往别墅回去。
对于杨铭来说,这里终归是自己的老家,自己的第二个家。
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