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
按照现在来看,这一座伶仃洋大桥修建两百亿港币左右,大概是当年修建虎门大桥的六七倍,也是历史上,那一条大桥的六分之一。
当然,现在两百亿港币还是很值钱的。
具体总投资,还有按照不同股分来看,其中,帝国集团占据20股份,也就是投入40亿港币,香江5股份,也就是10亿港币,濠江5,投资10亿港币,珠城5,投资10亿港币,鹏城5,投资10亿港币,剩下则是粤省和国内的,占据60,但是,这60,占据120亿港币,也是需要向香江融资的。
也就是说,从香江借钱。
现在这些基本上已经谈好。
此次,杨铭和鐘逸桀在书房谈这件事,帝国集团投入40亿港币,看似不少,但是,香江,濠江都投入不多,也影响不到税收。
但是,如果伶仃洋大桥到时开通后,能够像虎门大桥那样,那也算是一条黄金通道。
杨铭则是觉得,这就需要改变了。
不再像历史上那条大桥那样,虽然也是开通了,但是没有连通鹏城,损失了很多的客流量。
如果连通香江,鹏城,珠城,濠江,实际上,是相当于把珠江口两岸都连通了,会是带来大量的客流量的。
但是,香江的汽车是右舵的,而国内是左舵的,所以,也是要参考两边不同的开车方式。
但是,在杨铭看来这些都不是问题。
最关键还是修桥技术问题。
现在国内的基建发展很快,也积累到不少基建技术,但是,和历史上未来三四十年后相比,还是差许多。
所以,此次伶仃洋大桥的修建,大家一致决定面向全球聘请大桥的设计师,包括修建大桥的公司。
当然,如果国内公司没问题,也是可以的。
像当年,杨铭的虎门大桥,就是国内的工人,香江的工程师,海外的工程师联合修建而成的。
虽然这伶仃洋大桥修建难度更大,但是,杨铭相信国内工人技术,加上海外的工程师应该也不会差。
“争取在五年之内修好。”
现在是1993年末,转眼间就到1994年。
而五年之后,也就是1999年了。
到时各方面肯定不一样了。
但是,如果到时能够把伶仃洋大桥修好,更快把香江,濠江等地连在一起,对于促进大湾区的发展,也是更有好处的。
在杨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