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飛信是移动最新推出,也是直接免费发短信,比起塘汛的微信发展还要早,甚至,最高用户达到5亿以上。
但是,最终面对微信,还是不堪一击。
其实移动在早年做其他业务也真的就是这么干的,从当年的sp业务,到各种校讯通、农信通等等业务,都是从原来的老用户中去导入,去发展,并且都获得了小成功。
在飛信这个业务上没有微信时,飛信也不错,只是有了微信后,飛信就没落了。
为什么会这样,只能说移动终究没有互联网基因,需要精细化运营的产品明显都不行。
因为移动的性质决定了移动的这些增值类的业务都是外包出去的,基本上由合作伙伴来完成。
合伙伙伴怎么可能会尽心尽力去做这种互联网化的运营?
能够交差完成任务,拿到收入就行了。
再说了合作伙伴的水平也不可能太高,否则自己公司去单独搞去了,就不会抱移动的大腿了。
另外飛信在前期也是走了很多的错路,比如一是最开始只限于移动用户使用,不能对联通电信用户使用,移动将这个飛信做成了和电信联通竞争的门槛,自己封闭了自己。
二是用户的免费信息是有条数限制的,并不是无限发的。
所以当微信一出来,所有手机都可以安装使用,不限电信、联通、移动,同时不要钱不限发时,只消耗流量时,微信就火了。
另外加上微信的用户体验做得非常棒,各种创新不断涌现,而飛信还是由于运营和开发的模式,全部由合作伙伴来搞,创新节奏慢,所以和微信的差距越来越大了。
不得不说,依靠垄断的移动明明一手好牌,最终却是打得那么烂。
在杨铭看来,不仅仅是可惜,更是商业上的叫醒。
杨铭觉得,无论是他还是帝国集团,绝对是不能出现这种问题的。
而现在塔信很明显,也遇到这问题,面对icq的出现,塔信可能觉得会影响到他电信市场的发展。
当然,如果不是因为帝国集团的关系,塔信可能联合其他人直接把icq禁了。
但是,好东西是根本禁止不了的。
在现在发一条短信都要几毛钱的情况下,现在icq发信息,也是即时,还是免费的。虽然现在用得起电脑的人还是不多。
所以,实际上对于塔信这些电信大王来说,也算不上影响很大。
但是,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