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甘心用退让的方式以‘和’为先,没有心胸和手腕,想做到这个字何其艰难?
更何况她才多大的年纪!?
在车上把各村的情况都看了,今年本村的只有零星三两家还是没动,这其中就是林有强那一房人。还有那么一两家,林雨桐也搞不懂人家是怎么想的,有些人的逻辑是你们都不种了,货肯定就少了。这物以稀为贵,说不定能卖上价钱。
可他们怎么就不懂,成规模了才能吸引来客商。就你那么三两家,加起来凑不齐一车货,外地的客商谁要你的东西?
按说是本地大家都不种了,在本地销也销售的出去的吧。但一则,谁家舍得花钱买这种自家当年满地扔的果子?一样花钱吃外地的别的水果难道不行?二则嘛,真想吃了晚上直接上地里摘一兜子,你能知道?
是的!庄稼地里丢庄稼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丢了直接报警的都少,那都是在地头骂上两小时的娘就算告一段落。这得是那种不贪心的贼l?w-x(〇c,就是弄一点回去自己吃的。要真是祸害的多了,那是得报警的。
你说那点东西,将来得费心的看着,完了还不好卖,愁人不愁人?
但这种人又最难打交道,就是跟一般人不一样。出现这种情况黄爱华反倒是欣慰的笑了,“这就证明确实没出现政令下达一刀切的情况。没有跟我在这里弄虚作假。”她理解的点头,“农村的工作,难就难在这里……”
是!有些道理只自己懂没用,你得说的大家都懂。可人一多,形形|色|色的,十个人你有九个人都能说通,就有那么一个一根筋的,你怎么办?
这就得叫他自己撞,看着人家赚钱了,他那根筋才能慢慢的转过来。
除了本村之外,其他各村,大部分都已经有七八成跟着动了。但也不一定非得按照你的指挥棒走,有些人直接将地里给果树给拔了,地里也空着呢什么都没种。刚才从村里过的时候也问了,人家要栽桃树栽梨树。
开始自主性的想要调整,这至少就是一个进步。
在车上林雨桐就说这种情况,“这些人家里,有富裕的劳动力。药材能多卖一季,但还是放弃了。这就证明家里有人在外面打工收入还不错。桃树和梨树在咱们当地还比较少。便是客商少,当当地不管是县城还是哪里,哪怕以物易物,也能销售出去。另外,我也想等过年的时候,等各家的当家人都回来了,跟这些没有选择咱们的品种和种植药材的农户开个座谈会,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一下。至少要把他们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