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来,兆军,这是你三舅公,他老人家以前可进过j,上战场杀过小鬼子的。”
饭店门口,一个年过花甲的残疾老人被儿孙推着进来,董兆军的岳父廖邦安在为他介绍人。
“三舅公,您身体好。”他敬了个军礼。
“哎呀,哎呀。”
轮椅上的老人也马上把手举到眉梢,被炮弹崩坏了一只眼睛,只能一边眼珠看着他:
“小同志,现在国家交给你们了啊,保护d和人民,你们才是要冲锋在最前头的人了。”
“是!”董兆军:“晚辈牢记前辈大舅公的教诲,坚决不忘记自己的使命。”
他笑着,对跟自己一样为这片土地和人民做出过贡献的英雄,敬仰致敬。
点点头,廖婵的三舅公被自己儿子推着进到席间,董兆军跟自己岳父还要在门口迎候亲戚。
今天是廖婵姥姥的寿辰。
昨前两天她家的亲戚就陆续到了,有从乡镇、周围城市赶来省城的,有从外地过来省亲的。
廖婵姥姥原本的兄弟姊妹有七八个,但那些年的战乱和饥荒后,剩下还在世的也不过三四人了。
她姥姥是老大,当年随着工人阶级的男人,在解放后的汉市参与社会建设,就一直留在了这里。
他们祖籍原本是黔省与桂省交界地区,她三舅公参加过革命,胜利后从战场带伤退下来就被安置在了冀中一带。
而她的二姨姥和五姨婆,都在以前祖籍归属的黔省生活。
她五姨婆嫁了一个在黔省棉纺厂机器维修的工人,在义市定居扎根,经营自己的家庭。
而她二姨姥还是在祖籍乡下,不过家里成分清白,这些年在生产队也有了点名头。
大儿子混了个大队干部,虽是边缘人员,但也是吃公家饭的,她的女儿、小儿子也在乡镇国营厂矿,供销社这些找了铁饭碗工作。
至于廖婵姥姥自己一家,生了两个儿子三个姑娘,廖婵妈就是排行老三,上面她有一个大舅,一个大姨,还有一个小姨妈跟幺舅。
基本都在汉市,或者周边地区城镇、农村生活。
看着自家这一屋子亲戚,坐在人堆里的廖婵只觉聒噪,还要她带着笑,根本笑不起来半点。
不过。
“哎呀小婵,你可真不错呀,你看你挑的这位对象,人长相端正性子踏实沉稳,体格又健壮结实,这嫁给这样好条件的青年,还是部队当官的,你眼光可真是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