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
剩下的攻关中地区的战争全都失败了。最著名的是四百年后,诸葛丞相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为什么韩信能成为几千年中的唯一,而诸葛亮却死活打不进来?
第一是关中的民心问题。韩信面对的关中老百姓是翘首期盼汉王的,这一点,诸葛亮仅仅在第一次北伐,在凉州时遇到过。
第二是关中的虚弱问题。如果说再给章邯十年,他靠着自己当年当少府的水平,能再次将关中的物资与人力动员起来,韩信很有可能会和诸葛亮一样出不来。
此时的韩信面对的是虚弱分散的关中,后面诸葛亮面对的是一个统一的魏国,难度系数差了一大截。
第三个则是天运问题。此时的韩信不受物流问题困扰;四百年后的诸葛亮,物流则是大问题!
为什么说是天运问题?这是此时的汉水路线。
祁山道和陈仓道实际上是依托西汉水和嘉陵江的,这也就意味着,在难走的秦岭山脉,韩信的运粮渠道并不艰难,可以通过一艘艘大船达成愿景。
这是四百年后的河道路线。
在这中间,汉水断了,西汉水最终和嘉陵江源头汇入了今天的嘉陵江。
粮草、辎重无法再通过水路直接运送到祁山道和陈仓道了。
这次巨大的河流改道是因为,在刘邦出汉中的二十年后,发生了著名的武都大地震!在那次地震之前,今天的略阳地区还是一个大湖泊,叫作「天池大泽」,前面图有显示。
这个大泽就相当于一个大水库,使得西汉水和嘉陵江上游的水位高涨,水的流速变缓,也将祁山道和陈仓道同汉中平原贯通了起来。
韩信在出兵凉州和出兵关中时走这两条水域,可以不费力地通过船只解决粮食运输问题。
后来,诸葛亮北伐时,由于武都大地震,不仅河道改变了,还将关键大水库「天池大泽」给震没了。
这相当于在西汉水和嘉陵江上游,失去了一个缓冲拦截的水库。
这还导致了两个巨大变化:
一个是水位降低,大船难以往上游溯江而上了;另一个是水流的流速变快,小船航行还不稳当。
这些最终都成为诸葛亮北伐的运粮噩梦。
后来著名的「木牛流马」中的「流马」,实际上就是应对褒斜道河道浅,水流湍急下发明的运粮艇。但艇和船,这俩一比,效率差了多少是一目了然。
韩信和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