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流行列,而太子贵为未来储君,行商贾之事有伤国家颜面。
李承乾当然知道,但奈何自己现在真的缺钱,太府寺拨的银两不够他挥霍,只能从商贾下手。
而且他还打算等祖祭之后,去江南苏杭地区找找有没有丝绸质量好的供应商。
“这话我记下了,不过孤所做自有我的道理,你修缮《自然原理》有功,孤不会忘记。”
李承乾说完,张玄素起身告退。
……
之后的几日,临近祖祭,李承乾为了避免惹李世民眼烦,索性就在家里练习骑马射箭,顺带为自己的腿疾做康复训练。
还没等到蒋仁师带回波斯骨神医,李承乾的腿疾就好的差不多了,至少现在从外表看,和常人无异。
祖祭当日,李承乾早早起床,身穿太子朝服站在镜子前,苏妃为其整理衣冠。
没一会,张阿难便来宣读李承乾前去皇宫。
“去吧,家中由我看着。”
苏妃非李唐皇室,又不是朝堂官员,所以按理不能参加祖祭。
李承乾与苏妃抱了抱,然后跟着张阿难前往皇宫。
“太子来了!”
“今日不知怎么回事,总觉得太子与往常有些不太一样,步履轻快,不似当初那番。”
“对啊,太子的腿疾看着似乎无碍了。”
众王公大臣看着一表人才的太子走了过来,纷纷议论,最终发现了问题所在。
李世民听见下方官员的议论,目光也落在了李承乾身上,当发现他走路没有之前那么一瘸一拐后,目光露出些许高兴。
但很快,这抹高兴隐去,而是用一副严肃的神情坐在龙椅上,淡漠的看着众人。
“参见父皇!”
李承乾行礼过后,便随之站在一众李姓封王的行列中。
他作为太子,位于首位,身后分别是魏王李泰,韩王李元嘉,晋王李治以及一些还没到年龄,所以没封王的李姓。
除了韩王是李渊的11子之外,其他人都是李世民的子嗣。
李承乾目光在李泰身上瞥了眼,就落在了李治身上,按照正确的历史,这家伙在贞观十七年就会渔翁得利,成为新的大唐太子。
不过从现在来看,这家伙成为太子的希望十分渺茫,之所以按照正确的历史会封为太子,全因李泰太蠢,一番话引得李世民对其有了猜忌,赶回了封地。
只要李承乾不被废,李治永远不会有争夺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