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知来太后跟前这般作态,是要求些什么?”
他这样一说,太后也多少镇定了下来,“是啊,崔家……想要什么?”
她虽看出来了这两个嬷嬷多少有几分作态,可皇帝高调迎娶那周家女的事,太后还是觉得对不住思宜郡主。更何况,那日,皇帝明与她说起,大盛不再有异姓王,崔家已决定于大婚当日,上缴象征王位的礼器玉剑和玄甲军的兵符。
此事既已成定局,太后不介意给崔家一些格外的恩赏。
她声音慈和了些,“崔家的难处,哀家都知道。你们是如何打算的,说吧,哀家定是能帮就帮。”
两个嬷嬷对视了一眼,一齐重又跪下,“我家老王爷病成这样,大婚那日,恐殿前失仪,怕是……来不了了。”
镇北王崔拙不肯亲来,世子又被派回了北疆,那谁来上缴玉剑、兵符呢?
总不能是思宜郡主……
太后:“崔拙这一生,仅思宜一个女儿,不能眼见着她出嫁,不觉遗憾吗?”
意思便是,无论如何,大婚那日,崔拙都要来,把玉剑、兵符当着全天下人的面给交了。
收回异姓王权柄,是皇帝一生中第一件大政绩。无论如何,也不能耽误。
见太后这边说不通,两个嬷嬷对视一眼,其中一个哽咽出声。
都是同龄人,哭得太后有些心软。她长叹了口气,“此事哀家虽无法应允你等,可旁的,哀家还是会帮。”
两个嬷嬷一齐磕头,“只求太后娘娘,看顾我家郡主些儿。她还年轻!”
她还年轻,这深宫之中,漫漫岁月,便是皇后,不得皇帝恩宠,日子也是难捱。
没人比太后更懂其中滋味。
可自家儿子,又是天下之主,说不得,怨不得。
天后温声:“思宜是个好孩子,将来也会是一个好皇后。你们放心吧。”她顿了顿,“那周家,别想骑到她头上去。”
两个嬷嬷磕头谢恩,声音却不甚热诚。显见是对这般泛泛的承诺,不很满意。
明白她们的意思,太后又道:“哀家多次敲打了萧家那孩子,他是大婚那日的礼仪官,定会护好思宜郡主,叫她各处风光周全。”太后冷哼一声,“皇后就是皇后,妃子就是妃子,哪怕是贵妃,也没有和皇后并尊的道理!”
她也在礼部安插了人,在二女进宫、受封次序上做了区分。
想来皇帝不会在意。
可其中一个嬷嬷闻言,大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