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说话,朝堂就一静,无人再言语。大家不知道这是他自己的意思呢,还是圣人的意思。
李治能怎么说呢?他开口就问:“挑选猛将勇卒……不是不可!勇卒好寻,可猛将不易找!爱卿以为,朝中武将,何人可称之为猛将?”把朝中的将领挨个的过了一遍,你们说说,这种灭国之战,领兵之将在哪?这样的将领可遇不可求,何其难寻。
薛元超当然知道这一点,可这不是有镇国公主呢吗?灭国之战,非她不可!可如今圣人只提朝中武将,不提公主,这叫他也没法直接说叫公主出战,只能说:“灭国之战,唯李绩耳。”李绩没了,那就只能英国公府了。
李治叹了一声,“是啊!唯老国公耳!”好似很怅然的样子,而后起身,罢议!
满朝大臣站着没动,都朝林雨桐看!
林雨桐能说啥?转身走人。
回去之后她就朝四爷摊手:去不了。怕谁派杀手?呵呵!不给出京,谁也杀不了不是?
去不了就不去!倒不是李治不放心桐桐,而是今儿朝上他们都没摸准李治的态度!李治没想灭国,就想保住边防稳固!
可没志气的话,他又不好说出口来!君臣之间没沟通好,只能暂时搁置,回头再说。
也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桐桐压根就没言语。再加上,四爷对吐蕃是有长策的,摩擦这个避免不了,但大规模的战事,其实能避免就避免,最好不拖累国力!
在这一点上,四爷和桐桐都没觉得李治哪里错了。
没沟通好继续沟通嘛,问题不大。
而在这种时候,偏朝臣之间还存在尔虞我诈。
这不,派兵还是要派的,将领也是要选的!刘仁轨就再次举荐李敬玄。这俩不和谁人不知道,都处相位,逮住机会就给对方下绊子。
刘仁轨当年在外镇守,李敬玄给他下绊子。而今呢?刘仁轨明知李敬玄没那么大的本事,还就是举荐李敬玄:他可以!他这么英武能干,不就是区区吐蕃吗?李敬玄还处理不了吗?他可以!臣觉得此人最合适!
李治没想叫拿下吐蕃,只要能抵御住吐蕃入侵就可以了。
这一点李敬玄是可以做到的!
林雨桐也觉得问题不大,这次点兵十八万,主要用于震慑!这么多人马,只压在边防线上不动窝,时间长了,吐蕃也受不了呀!眼看天冷了,吐蕃耗不起!
结果呢?
这年九月,李敬玄没有固守,自以为寻到战机,擅自带兵十八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