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的盐场打井的恳求。
蜀人淳朴,自然投桃报李。当年冬季枯水期到来之后,这些掌握大量金钱和地方势力的士族都派了人过来帮忙修整灌县口。双方感情急速升温之下,对方甚至主动表示想要学习咸阳的知识。
李冰当下就将这个好消息禀告了秦王庭,嬴稷对于蜀郡愿意学习秦国文化非常高兴,但派谁过去便成了问题。
首要的一大难题便是地理因素。
你说派个没名气的过去吧,人家会说你不重视,友谊的小船指不定还没上去就翻了。但是现如今有名气的年岁也大,没几个能受得了翻山越岭之苦,到时候老先生出了事于秦国损失更大!
在秦国,文化人那可都是国宝级别的存在。
秦王为此愁坏了,觉得这是个宝贵机会的朝堂各派系立刻上谏言,其中最靠谱的说法是派遣学子们过去,也给年轻人一个发挥和锻炼的机会。
就当秦王愁得眉毛胡子都快打结之时,他忽然想到了鬼点子最多的吕小安,于是就指使曾孙子去向吕小安讨主意。
吕安不知前因后果,当时的赵小政也说得不甚清楚,于是,正忙着捏泥巴(——赵政语)的吕安随口说了句:既然我们过去不方便,不如请对方过来呀。
“到咸阳还能好好照顾一下。”将赵政的含糊话语不知道理解成什么的吕安如此说道,“既然对方不相信我们过得好,那不妨就让他们亲眼看看咯。耳听为虚眼见方为实,说再多都没用的,指不定人家还以为你是吹嘘呢。”
吕安可以对天发誓,他就是这么一提议,他哪里知道秦王就真的这么做了。做了也就做了,但是咸阳没什么旅游线路啊。
不知道哪个人提议的,他们竟然将风车和水车作为了一条特色线路,甚至将吕安当做了特色之一,大概意思就是——看,我们秦国的小崽子都能做出这么牛掰的东西哦,你说我们秦国厉不厉害?
呃,这的确挺有震慑效果。但是对于吕安本人就是羞耻PLAY了,若非吕小安一番撒泼打滚,现在故事里的主角就是他吕安而不是不清不楚的吕氏小童了。
做人很低调的吕安感觉每次听他们介绍都觉得自己被架在了火上烤,风车水车他只是提了一个概念,主要还是匠人们造的。但对此,收了秦国一大笔工酬而且还接到了大笔风、水车部件订单的匠人们都十分淡定,还反过来劝吕安出名要趁早,多个年少聪慧的名气也挺好的。
当差点被反过来洗脑的吕安从这些大匠宅院中出来时,他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