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说英语的时候完全用的是英语的思维逻辑,而不是像她一样,先想好中文,再把中文翻译过去——很多时候哪怕口音是正的,但英语母语人士一听就知道是中式英语了。
比如中国电影院里可能说“儿童不宜”
,颜如舜翻译时当然就说“notforchildren”
,然而,外国人却说“adultsonly(仅限成人)”
。
虽然都能懂,但感觉上区别很大。
这就好比,中国人询问对方姓名时可能说:
“您贵姓?”
“怎么称呼?”
“这位是?”
而没把中文玩溜的外国人只会老老实实说:“请问您叫什么名字?”
高下立判!
必须说,HS这孩子学习英语的效果真的是杠杠的。
颜如舜倒也没有因此就盲目跟风。
她仔细地分析过这一套学习英语的流程,最后认为这确实是很适合孩子们学习语言的方式。
就像简简学习中文一样,最开始也是由她和老妈变着法子的帮她磨耳朵——对话啊、聊天啊、唱念儿歌啊、播放国学经典啊……
虽然她现在还不会开口说话,但基本能听懂大人们的意思。
婆婆妈推着她在小区楼下给另一位大妈炫耀她说“乖”
的事时,她还得意地望着奶奶和大妈边笑边手舞足蹈。
颜如舜相信女儿肯定很快就会开口说话了。
而且,就算简简最后还是和普通孩子一样在一岁左右才开口,但那也只是用一年时间就掌握了一门语言的基础应用。
这说明至少磨耳朵这一环节做好了真的能帮孩子省下不少的工夫。
认清了这一点之后,颜如舜就捋起袖子开干了。
关于磨耳朵,近年来最有影响力的书籍当属安妮鲜花的《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颜如舜便严格照做,千方百计地按她的介绍,找到了已经绝版的《清华幼儿英语语感启蒙》的听力材料,每天播放给简简听。
辛母自然是嗤之以鼻,说简简中文还没学好,就开始急于求成地学英语,小心撑过头了,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厌学。
颜如舜笑眯眯地说:“我就只是放给她听一听,又没逼她去看去记,妈您就当她是学唱儿歌做音乐启蒙好了。”
反正磨耳朵总得磨个一年两年,跟听听儿歌做音乐启蒙也差不太多。
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