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李斯丝滑的操作,目瞪口呆。
但是李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没有留给韩良一句说话的时间。
(PS:猪脚不抢李斯人物的功绩,还有就是战国事前已经有了毛笔,虽然说道是蒙恬用马尾造的,但是依据史料:
1954年在湖南长沙市左家公山战国墓中发现的毛笔实物,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毛笔之一。此外,1957年在河南信阳长台关发现的春秋晚期的毛笔也证明了至少在2500年前的春秋末期,中国人已经有了真正的毛笔)
。。。。。。
李斯府上,李斯急匆匆的赶了回来,他随即动手在从韩良哪里拿回来的白纸上书写起来。
经过一天晚上的奋笔疾书,终于闻名于天下乃至后世的第一骈文《谏逐客书》问世了。
李斯也是一颗也不敢休息,赶紧进宫将这篇奏疏打算上呈给秦王嬴政。
但是现在秦王还在气头上,这篇奏章就送到了赵高的手上,想要他给王上送去。
现在的赵高野心还没有膨胀,所以说作为右相的李斯他也不敢怠慢,还是恭恭敬敬的将这令他(她)稀奇的奏章送到了正在想事情的嬴政案头。
嬴政问道:“小高子,这是何物?”
赵高连忙回答道:“王上,这是右相李斯上奏的奏疏,请王上御览。”
嬴政也是好奇了起来,毕竟平常的公文一般都是竹简羊皮纸。
但是看着这份既不是竹简,也不是羊皮纸啊?
于是他好奇心大起,就将这份奏章缓缓展开而来。
一眼就看到了李斯用着大篆书写的《谏逐客书》。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人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
嬴政读着李斯的文章,顿时频频点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