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教授。”
身后传来一声唤,被围在一群中外专家学者中央,正跟身边的外国专家说话的,一位约莫七十多岁的中国专家停住了脚步。陈建勋习惯性推了下鼻梁上的黑色树脂眼睛,转头朝声音传来的方向看过去。
“陈教授,总算见到您了。”追上来的人正是陆诚远。
陆诚远边向围在陈建勋身边的众人抱歉地笑着,边礼貌地分开人群赶到陈建勋的身边。
望着自己的博士生导师,陆诚远目光精亮:“我昨晚散会后专门去了您住的宾馆,助理说您开会还没回去呢。想见您一面可真不容易呀。”
陈建勋又把鼻梁上的黑框眼镜往上推了推,笑道:“我晓得你去找过我,小张跟我说了,是我没让他跟你联系。我晓得你这几天也忙的很,我也不着急回学校,等过两天会开完了再说。另外这次大会还有几个你的校友也来了,到时候叫上他们一起。有个刚从国外回来的师兄前两天还跟我打听你,很想见见你呢。”
陈建勋刚说完,有几个国外的记者围过来想采访,陈建勋朝记者们摆了摆手委婉拒绝了,手搭着陆诚远的胳膊让他陪着往前走。围拢在旁侧的中外学者和记者们仍旧不死心,跟着两人一道沿着走廊向外走。
在人群的外围,那位黑色职业套裙的外国女士一直关注着陆诚远。
陈建勋是陆诚远的博士生导师,曾带队参与过国内电力设备和生产方面的多项重大工程,在电力设备的核心技术设计方面有过突破性的贡献,是国内电力行业很有分量的科研前辈,在电力研究行业地位非常高。但因身体原因,早些年就没有再带学生了,陆诚远算是他的关门弟子。
“这位是陆工程师?”走在陈建勋另一边的一位留着满脸络腮胡,身材高大的外国人微笑着向陈建勋询问。
陈建勋礼貌地用英语回应对方:“是的,这是我的学生。”
外国人发出爽朗的笑,伸手过来与陆诚远打招呼:“嗨,你好,小陆工程师,请原谅我这么称呼你,我跟你的老师陈先生曾一起在喀拉海边喝过伏特加,那时候我们也与你现在一样充满朝气。你的演讲我听了,非常精彩。”
“谢谢您的赞赏,欢迎来到中国。”陆诚远握住对方的宽大的手掌,同样用英文友好地回应,只是感觉对方的英语听上去有点蹩脚。
陈建勋给陆诚远介绍:“伊万·尼古拉耶维奇·索科洛夫,俄罗斯著名的能源方面的专家,是目前国际上新型能源开发领域的领军人物。我们当年在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