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不得一把抢了过去。
“此剑太过珍贵,弟子修为浅薄,如何配得上此剑,还请师祖收回,弟子万不敢收下!”徐静怡也被下到了,上次和玄诚子交换洞天时,楚阳用的是下品道器,可见其珍贵程度,她现在还只是金丹期,用这种品质的飞剑,实在有些浪费。
楚阳却坚持道:“你现在虽是金丹,可不代表你不能提升境界,这法器是我给你的贺礼,就收下吧。”
“那,弟子恭敬不如从命,多谢师祖了。”
徐静怡见推辞不过,最终还是收下了。
“好,接下来的事就由你宣布吧。”
楚阳点点头,重新回到座位上。
徐静怡收起碧雪,对下面弟子宣读了制定的门规,并分配了各弟子的差事。
现在梨园弟子不多,几个金丹弟子都捞到了一个长老职位,苏月、江小沅也被奉为客卿长老。
训完话,徐静怡宣布了梨园的发展计划。
“自唐朝公孙大娘后,本门就不再招收男弟子,如今梨园开派,也会遵循旧例,只收女弟子入门,日后,本门不设外门弟子,只收内门弟子,希望诸位师妹传衣钵时,谨记我梨园派之规矩。”
徐静怡道。
听到这话,众人就开始交头接耳起来。
遍观整个修行界,各大门派都采用的是外门+内门弟子的传承模式。
如华山仙门,每逢十年收徒一次,择优录取资质好的少年男女入门,经过数年培养后,能脱颖而出,通过选拔考核后的外门弟子,就有机会拜入内门,成为各长老的亲传弟子。
这个过程,可以看做是广撒网,捕大鱼。
这种选拔的模式,优点非常清晰,可以尽可能多的将修行苗子收入门中,这些苗子为了进入内门,就会努力修炼,勤学不缀。
等最优秀者崭露头角后,门派高层只要给出几个名额,就能轻松将其收入内门,加以深造后,就能成为门派核心力量,这样容错率就非常低。
而培养外门弟子,只需要一些粗浅的功法,价值不高的丹药就行,可以看做是门派管吃管住,外门弟子打白工,所以成本非常低。
这种模式,十分的残酷。
成百上千的外门弟子,为了抢夺几个名额,苦修十载,最终很多优秀的人,只是略差一筹,就被残酷的淘汰,从而蹉跎一生。
楚阳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决定采用新的收徒模式。
只培养内门弟子,选出的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