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歆可不管石月河乱七八糟的想法,对于他和唐淑慧那些八五不靠的唇枪舌剑听不大明白,也没多少兴趣,可是她对石月河的诗歌很上心。
尤其又是她从小喜欢的古诗,刚才听的时候就很有感觉,这时候一听是石月河自己写的,就不会放过。
她撕下两页稿纸,推到石月河面前,什么话也没说。
石月河好不容易搞定唐淑慧的多愁善感,还没有松口气,不知道简歆是什么意思,难道她也要像唐淑慧一样作妖!
他双眼盯着简歆,问道:“什么意思?”
简歆可微笑着说道:“你刚才朗诵的诗歌,我觉得很美,帮我写下来。”
石月河看看她手中的稿纸,接过来,在上面写着:
“庐山谣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然后推回给简歆,唐淑慧见猎心喜,揍过头去看纸上的文字。
“胡写八写,你又没有去过庐山。”唐淑慧打击道。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谁说写庐山,就非得在庐山?”石月河狡辩道。
“你这么一说也有些道理。你的这首诗,采用的是借物言事,前两句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的壮美景象。
但后面两句才是全诗的重点,表现了人们对事物认知的局限性。
即使是身处在庐山之中,也很难完全了解庐山的真正面貌和本质,因为我们的视角和认知都受到了很多限制和影响。”
唐淑慧颇有些卖弄学识的味道,这也是对石月河让她品味这首诗的反击。
就在唐淑慧摇头晃脑的时间,简歆从书架上取下宣纸笔墨铺在了书桌上。
“我很喜欢这首诗,它的意境和韵律都非常美妙,你给我写副字,回头裱糊一下,我要挂在宿舍里。”简歆微笑着,看着石月河的眼睛。
石月河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感受着她那纯净的眼神,仿佛看到了一片美丽的山水画卷。
他轻轻地抚平宣纸,用镇纸压好。然后才准备油墨笔砚。
他一边写字,专注和认真,动作轻盈而熟练,每一笔都充满了灵气和生命力。
一边感慨地说道:“华国古代的格律诗,真的很有意思,每个字都要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组合。不仅要求有美感和韵律,还必须蕴含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我觉得无论是格律诗还是现代诗,都是是非常美妙的艺术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