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祈已无力插足凡俗之事,所以此事,还请商大人多费心力。”
说着,还拱手,微微弯腰,朝着商鞅鞠了一躬。
商鞅马上还礼,“国师大人,商鞅受不起此礼。既然国师大人有所重托,那商鞅一定竭尽全力,只是,这其中事情繁杂,商鞅昨日查遍了所有史书典籍,实在无法下手。”
白祈想了又想,继而,开口提示道:“此事不难查,帝父此生功绩平平,其为人清白,只要你留心,可以试着从他身边人入手,许就能查到整个脉络了。”
得到了白祁的提示,商鞅犹如醍醐灌顶,顿时一跺脚,一拍手,叹道:“对呀!”说完,又朝着白祈拱了拱手,说道:“多谢国师大人提点。”
便转身大步离开。
看着商鞅的背影,白祈的眸底涌起一抹笑意。
看来,这国家人才济济,根本无需自己担心。
此时商鞅走出大殿之后,并没有出皇城,而是转了个弯,到了史书库里,翻看史书典籍,找了整整一天下来之后,将沈珩可能接触过的人物一一列举下来,写在一张纸条里面,并且一一拜访过去。
沈珩出事前后,与往常一般,接触的人和事其实并不多,麻烦的是,当初与沈珩有过接触的人基本上都跟着判刑,要么便是无故消失。
正是因为如此,商鞅才觉得这里面大有文章。
好几次查找消息,商鞅好不容易找到了当初沈珩家中的一个门客,因为是沈珩自己带进来的一个酒肉朋友,便没有记录在册,因此也免了被追查。
说起这件事,沈珩的这位门客还非常有印象:“却不知道是为何,像沈珩也要遭受这样的不白冤屈,真是苍天无眼。”
商鞅皱了皱眉,问道:“沈珩书房中的那些忤逆书信,你可曾见到过?”
“见过!怎么可能没见过!”那人跳了起来,“那些书信和字画,可都是我们平日里无事闲谈欣赏的对象,连李无伤李大人都经常拿出来赏阅,”
李无伤?
商鞅微微一怔,他怎的把这个人给忘了?
论沈珩的好友,排在第一位的必须得是李无伤,可沈珩出事的前后几个月,李无伤刚好都不在京中,根本没有与沈珩来往的机会。
陡然间,像是察觉到什么一般,商鞅匆匆离开,回到史书库。
翻看史书,发现早在沈珩被查处之前的三个月,李无伤自动请缨前去边疆,这大抵也就意味着……
商鞅的心里一咯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