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是太恨楚玉,不仅楚家满门抄斩,嫡母王氏的家族也落得一个抄家灭族的下场。
楚玉的夫家显国公府,也对夺爵满门抄斩,倒是太夫人的娘家,因为有一堆亲朋故旧保举的缘故,只判流放三千里。
这几户人家全都觉得是无妄之灾,他们想过自己可能会受到儿孙的牵连,却没有想过会受到女儿或儿媳妇的拖累。
显国公府的郑四爷直到人头落地的时候,都还觉得一切像是一场梦,他在自己的预想中,觉得顶多会因为算计爵位惹怒侄子,他甚至已经因为这事丢掉了官职,想着日后就靠着显国公府过富家翁的生活。
他万万没想到居然还有后续,从前楚玉在京城时他被楚玉打,如今楚玉在边关,他在家中听着小曲喝着酒,突然就被拉到法场砍脑袋。
其他受牵连之人心里的想法全都差不多。
在短短三天之内斩杀了太多人,那一片地面上流的血洗了好几天都没洗干净,空气中也始终弥漫着一股血腥味。
但即便填进去这么多条人命,皇帝依旧怒火难消,一方面是因为楚玉在边关依旧不停地向着中央推进,时不时就有噩耗传进京城;另一方面,是因为皇帝心头认定的首恶跑了。
楚修卓和王氏带着楚瑄四处躲藏,这一家三口至今下落不明。
楚修卓原本美滋滋地等着靠女儿当国丈。
但在一年以前,三皇子越来越频繁地命令楚修卓为他办事,办的事也越来越麻烦。
楚修卓在经历一向乖巧的二女儿突然性情大变之后,对这类事情特别敏感,他感知到三皇子的态度变化,又打听到大女儿已经失宠。
楚修卓立马开始为自己打算,他一咬牙倾尽所有资源人脉,给自己谋了一个外放,带着王氏和楚瑄离开京城。
楚修卓在外地,也始终特别关注边关的动向,他也可能是犯贱,总结了楚玉一段时间没找他们要东西,肯定就在憋着什么大招。
哪怕边关一直没有异动,楚修卓也没有将自己派去的人喊回来,而是始终让他们密切关注楚玉的动向。
靠着这份耐心与勤奋,楚修卓是最先知道边关封锁的人,他比京城的人更早知道楚玉控制住军营。
楚修卓得到消息之后,也没有上报朝廷,而是第一时间选择收拾行李跑路,他难得发善心,还让人给京城的楚家族人报了信。
只是楚家族人成功逃脱掉的没有几个。
楚玉在边关势如破竹,朝廷一开始就挺重视这事,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