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村志,无从考证,但这一带驻扎过军队毋庸置疑。
杜寨村,那时称杜寨生产大队,由四个自然村组成——何家堡、袁家堡、后堡子、马家沟,原来还有一个靳家堡,所谓的“四个堡子一条沟”。民国十八年(1929)年馑,三年大旱,六料庄稼颗粒未收,其间蝗虫成灾、瘟疫蔓延,靳家堡十室九空,灾后活着的几户人家迁移他乡,仅留下一户唐姓人家。靳家堡名存实亡,并入袁家堡。
我家在何家堡。何姓是何家堡大姓,其次是贺姓。贺氏家族是时有近三十户人家,有三个分支,我们这一支人丁最为兴旺。父亲在我们这个分支他的那一辈排行十一,是老小。
父亲生前给我说过,民国十八年年馑刚过,村里地广人稀,田地没人作务,地里的蒿草长得比人还高。政府征地建学校——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以下简称“西农”),一亩地一块银圆,村里几乎家家都卖了地买粮度春荒,再者,还可以去学校打工挣钱。西农三号教学楼用的砖就是蒿草烧的。西农三号教学楼高七层,据说是20世纪30年代西北地区最高的楼。
一座大楼建成需要几千万块砖,烧这么多砖需要多少蒿草?由此可以想到那时的家乡是多么荒凉!
村里老人们都说,西农三号教学楼奠基之日,十分热闹,盛况空前。
“筹委会”常委戴传贤,委员王应榆、焦易堂,武功县各机关学校的代表,西安和附近各县的来宾共两千余人参加了奠基典礼。周围的乡亲都来看热闹,主席台两侧的楹柱上写着一副对联,上联是“佳气接终南,百代宏图奠胜基”,下联是“晴光临渭水,千间广厦育英贤”,横批是“人杰地灵”。
俱往矣!
是时,西农有大小两个校门:北门是小门、偏门;南门是大门,也是正门。南门口西侧有一条街,美其名曰“青年街”。青年街说是街,其实只是两旁有二十来户人家的小道,都是当年从河南逃荒来到此地落了脚。
西农南门口的早市在20世纪40年代就兴起了,到了60年代已成规模。在早市摆摊点的都是当地农民,卖的都是自家的农副产品:时令蔬菜、生鸡、鸡蛋、油、蒸馍、包子、豆腐脑、麻花、油条……后来还卖粮票、布票以及政府发的各种购物券。
1965年我刚上初中时,母亲养了几只鸡,舍不得吃鸡下的蛋,让我拿到西农南门口早市去卖,以补贴家用。
那年我十二岁,虚荣心作祟,认为贩夫走卒、引车卖浆会被人看不起,不愿去。母亲有点儿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