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第一人称复数在线观看》

第20章(第1页)

>

欢欢学长对待比赛很认真,帮我改稿子的时候也是,他带来电脑,把我传来的文档打开,逐字逐句地帮我修饰,并且告诉我为什么要这样改。

“把辩题中我方下定义的关键词和判标单独写在前面,这样对面问的时候可以一眼找到。

一辩稿记得人手一份。

二辩稿可以不用太连续,以假想对面会反击的话为标题,你反击的部分空两格写在下面,标题到时候用其他颜色的笔圈起来。

这样只要对方一辩稿中出现了在你预测范围内的内容,就可以快速找到反击的话,进行反击。

把自由辩的提问和正稿分开打印,提问不要太多,太多会限制你的临场发挥......辩论礼仪都记住了么?还需要我再强调一遍么?”

“不用,我都记住啦,不可以抖腿,不能转笔,不能双手撑桌,还有不能用手指对方辩友。”

“嗯,记得很好。”

“学长,拿稿子的时候手抖,该咋办?”

“那就不拿起来。”

“也对。”

“那今天就这样?周三好好发挥,期待你的表现。”

“嗯!

谢谢学长,学长再见。”

这次我们的辩题出自李宗盛《给自己的歌》里的歌词,“在爱里念旧算不算美德?”

我是反方,我方认为不算。

“下面有请反方二辩进行发言。”

呼,我深吸一口气,站了起来。

“感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第二点,在定义美德的时候必须谨慎,因为美德是受社会所推崇的,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在定义一种行为或品质算不算美德的时候,必须考虑到这个因素。

在念旧被定义为美德之后,会导致一些严重的后果,轻一点是精神压迫,重一点是道德绑架。

当某种行为、品质被定义为美德后,会直接导致它的对立面就不是美德。

比如

孝是一种美德,不孝就不是美德,诚实是一种美德,那么诚实的背面——谎言一定不是美德。

今天您方将念旧定义为美德,是不是就意味着不念旧不是美德?

这样的定义会限制人们的情绪自由。

我本来可以有四种自由:

有念旧的自由和不念旧的自由。

面对念旧,我有赞赏的自由,也有不满的自由。

我跟你在一起,你心心念念的却是你的前女友。

我可以为此表达不满,但当念旧被定义为美德我就失去了不念旧的自由。

举个例子:让座,给老弱病残让座是一种美德,但在现实生活中,因为不让座受到批评、谩骂这样的道德绑架也很常见。

只要念旧被视为一种美德,那么,在念旧还是不念旧的选择上,会变得不那么自由,至少没有以前那么自由。

同时也失去了对念旧不满的自由,因为美德是受社会广泛推崇和认可的。

怎么能够抨击美德,对美德不满呢?当一个人站在了美德的对立面,那么那个人是失德的,这个时候你的言行必须小心。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