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给的多了就是仇-《徐圩段向东》

第6章 给的多了就是仇(第1页)

八十年代的零售行业还处于供销社垄断。

尽管已经有了食杂店、小卖店的出现,各大饭店也纷纷卖上了带包装的白酒。

可本质差别不大。

盐、酱油、米、面、山珍、火柴、蜡烛这些生活必须品离不开供销社。

至于像各种肉类更是紧俏的商品。

不夸张的说,向东来穿越之前也两个月没吃猪肉,光看见猪在跑了。

要下乡,向东来跟徐天龙肯定还是先到赵家铺子。

村口  如今的马村长红光满面,披着一件新绿的羊毛大衣,嘴里叼着烟卷。

为什么以前抽焊烟?

因为穷。

“哟,东来跟天龙来啦?”

马村长那仿佛秃树皮一样的皮肤现在都显得有了红润了几分,整个人笑呵呵的。

向东来上来就客套:“马大叔好,我们这不是来看看村里的水果么,小卖铺的鱼跟果子,可就靠村里的兄弟姐妹了!”

“这话说,马叔可是亲自给你看着的,一准没问题!”

马村长拍着并不凸起的胸脯喊口号。

向东来把给鱼打窝、保温运输的办法都教给了赵家铺子的人,可以说依靠这个办法,就是村里的留守儿童跟几位大嫂花点时间赚个温饱也没问题。

毕竟他们的鱼不用考虑卖谁,到县城高强就接走了。

至于水果。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牛县是三面环山,被围绕起来的小县城,找地方种点果树弄点青菜可是太容易了,几乎赵村家家户户都有。

小来小去向东来不嫌弃,成车城捆那当然就更好。

闲聊几句,马村长带着向东来跟徐天龙去往圈好的河边:“东来啊,你这个办法可是太好了,帮马叔大忙了。”

“互利互惠,互利互惠,说起了我跟天龙的小卖铺生意这么好,还得谢谢马叔。”

花花轿子人人抬,一路走到河边。

赵家铺子水多地少,这里有一条河一个水库,而现在马村长带向东来跟徐天龙来的就是水库。

水库也是国有,可钓鱼没人看守。

也是领导当初大概没想过有向东来这么不要脸的人,人家钓鱼是爱好,他钓鱼是带着全村进货。

来到水库堤坝附近的半大小子、青年还有几个姑娘都蹲在这里。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