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朱元璋对他的态度颇有微词,却也意外感到几分心安。
朝堂之上,派系斗争本就是常态,不论是太子党,务实派,中立者,抑或是如蓝玉般的勋贵,各有各的难题。
而今,朱元璋对赵行的信任尚在。
“言之有理,此事还需你来担纲。”
朱元璋坚持要借赵行之手,除去心头大患,为朱标铺平道路,其决心显而易见。
赵行心中苦涩,明白自己已成焦点。
“陛下,年终考绩既定,考核之后,如何处置,皆由陛下圣裁。”
一番言语,令朱元璋陷入沉思,轻罚还是重惩?
其中尺度,确有周旋余地。
“你有何高见?”朱元璋追问不舍。
赵行内心苦笑,这老朱啊,硬是要拉自己下水。
“其实简单,小错则贬谪,屡教不改者,免去官职。”
“至于影响恶劣,罪大恶极者,当即罢免。”
“但请陛下三思,对那些私下妄议国事者,只需警告即可,无须行暴君之罚。”
“人总有情绪,偶发牢骚也属常情。”
“尽管皇权至高无上,但适度的言论自由,对官员也是必要的。”
“陛下若能通过督查司得知实情,对于无害之言,一笑置之,岂不更能洞悉人心,更好地掌控朝局?”
“毕竟,叫得最凶的狗未必真咬人,那些面善心恶之辈,才是真正的隐患。”
赵行深知,以朱元璋的多疑,自己的进言恐怕难以全然采纳。
但他依旧尽心竭力,希望能为这动荡的朝堂增添一分理性与平衡。
话说回来,事态若真失控,倒霉的可不仅限于个别官员,恐怕波及的会是一大片人。
这次赵行触及的问题核心之深,让朱元璋不得不沉下心细思。
往昔那些大臣私下里的嘀咕,多数不过是些牢骚与对事物的不同见解,真正胆敢侮辱朝廷的声音并不多。
他们不敢在朝堂之上直言不讳,只好私下议论纷纷。
毕竟。
即便是抱怨,放在朝堂的台面上来说,也实属不当,容易滋生矛盾。
挑战皇权的言论,更是朱元璋绝不允许在朝堂上响起的。
尽管如此,在赵行的劝说之下,朱元璋内心还是有所触动。
“你这么一分析,确有几分道理。”
“大明正值蓬勃发展之际,诸多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