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许凤阳主角的》

第11章(第1页)

七天后

日暮

许凤阳长刀柱地,大口喘息,汗流浃背。

“不错,坚持了七天。”

铁链声哗啦啦作响,魏国渊拿着一卷书从暗处里走出,向许凤阳投去赞许的目光。

这七天以来,一直冷眼旁观的魏国渊本以为练武只是这个凤子龙孙的一时兴起,没想到许凤阳还真能一天天的坚持下来。

“明天开始你就不用举刀了,休息三天,三天后再来武库。”

魏国渊挥了挥袖,示意许凤阳可以走了。

“练武不是讲究持之以恒吗?”

许凤阳抬头看着精瘦老人。

魏国渊笑道:“这七天的举刀只是考验你的心境,看你是否真的想学武,而让你休息三天是养气,让这七天以来的毅气内敛,有的放矢方能好高骛远。”

许凤阳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走之前向老人作揖行礼。

魏国渊坦然受之,虽然两人并无师徒名分,可该有的礼仪还是不缺的。

这是许凤阳生于帝王家的礼制节义使然,亦是魏国渊身为读书人的君子节气。

走出武库,日暮西山,大日沉沦在城的尽头,给天镀上一层红紫色的晚霞。

人间灯火也随着炊烟袅袅亮起,天安城并不实行宵禁,晚上一般都是达官显贵们相约娱乐的高峰。

许凤阳从小没出过皇城,但他去过观星楼,在那里可以眺望整个京都的繁华地段。

回寝宫的路上,许凤阳认真的听着韩侍宦给他讲宫中近日以来发生的大事。

首先是他登基大典遇刺一事,蛛网的绣衣们已经查的差不多了。

其中涉及到的势力牵扯甚广,六部中就有工部与户部,两位参与此事的侍郎被收监革职,待一切水落石出后就可定罪。

只是牵扯到的两位侍郎在之前终究是朝堂命官,对此,协助侦查的大理寺在量刑上与蛛网各执一词。

蛛网那边自然是毫无意义的当街斩首,哪管你是什么朝廷命官,只要危害国本,通通拔除。

而大理寺则认为应当判予黔首外加流放,如今新帝登基,正当大赦天下,新的年号尚未取得就要搞的流血漂橹,此番做法对王族风评多有损益。

其次就是司天监,里面有几位练气士居然是潜藏多年的漠北细作,李密温亲自下场,给二五仔们来了一套拿手的抽筋剥皮大套餐。

对此谁也不敢有异议,虽然对于人蛛的做法衮衮诸公们多数嗤之以鼻,厌恶之色洋溢于脸。

除此之外就是那拨人数众多的黑衣乱党,其组成成员竟然全是江州的难民们。

这些人都是被漠北渗透进来的谍子们洗脑策反,二五斗米就买了一条又一条不值钱的贱命。

而另外,最重大的一件事,也是令整个朝野上下震动的一件事就是镇北王的叛出。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