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因为核爆最初,媒体报道都只关注在物质损害上,美军也一直在渲染那是一种「非常令人愉快的死法」。对于核辐射,普通人一无所知,很久很久以后,大家知道了真相,可这时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了:那里是他们的家,不住在那里,还能搬去哪里呢?这个真相,始于少数有良知的记者不顾美军阻挠,深入核爆中心……而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不论是与原子弹的研制,还是这个核爆的故事,都有微妙的联系。1946年,爱因斯坦向纽约的一
书名:广岛、长崎为什么核爆过依然还能住人?
作者:佚名
来源:回答
<metaname="twitter:image"content="http:onehu。xyz1。png">
因为核爆最初,媒体报道都只关注在物质损害上,美军也一直在渲染那是一种「非常令人愉快的死法」。
对于核辐射,普通人一无所知,很久很久以后,大家知道了真相,可这时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了:那里是他们的家,不住在那里,还能搬去哪里呢?
这个真相,始于少数有良知的记者不顾美军阻挠,深入核爆中心……而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不论是与原子弹的研制,还是这个核爆的故事,都有微妙的联系。
1946年,爱因斯坦向纽约的一家出版社提出建议,希望加印一期特别的《纽约客》杂志。
这曾是一本轻松、幽默的滑稽杂志,可他想要订购1000份,邮寄给他的同事——「原子科学家紧急委员会」的科学家们。
随杂志寄出的,还有他给大家的一封信:「赫西先生(本期杂志的作者)真实地描绘了(原子弹)对人类的可怕影响……一颗原子弹爆炸就能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
这幅图景与人类的未来相关,必须让所有富有责任感的男男女女关注起来。」
那颗原子弹,叫作「小男孩」,于1945年8月6日在广岛上空引爆。几秒之内,近8万人丧生,整座城市变成炼狱。
而记者约翰·赫西的报道,却在1946年,也就是爆炸发生一年后才发表出来。整个期间,难道没有其他记者关注这件划时代的大事?
美国军方对记者做了什么吗?
爆炸后,广岛的情况究竟怎么样?
原子弹对人类的伤害,会到何种程度?
更重要的是,通过赫西的故事,我们将看到身处时代洪流中的人们,是如何被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