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朝曦跟着杨星野和阿尔斯兰在半山腰处看着像一个农家小院的地方下了车。
虽然定居兴牧工程已经实行了好几年,还是有不算少的牧民依然遵循着传统,继续游牧迁徙的生活。
政府分给他们每人六十亩草场,并且事无巨细地规定了每片草场的载畜量。
蓄养的牲畜超过这个数量是不可以的,但如果牲畜数量没有达到这么多,政府会按照标准给予牧民一定数额的补贴。
包括这座“农家小院”的房子,也是政府补贴了一部分房款修建的。
梁朝曦虽然在来的路上听过了阿尔斯兰和杨星野的介绍,但当她走进小院,在房子前面、院子中间看到了一座毡房的时候,还是有些惊讶的。
果然,在这个时代还能坚守放牧传统的人家,一定是恋旧的。
通水通电的房子要有,哈萨克传统的毡房也不能少。
院子门口的大狗看见人就兴奋地直嚷嚷,有了在达列力别克爷爷家的前车之鉴,梁朝曦这回特意仔细观察了它一下。
果然,狗狗叫得虽然大声,但尾巴摇得欢快,一点儿也不像要出来咬人的样子。
一位哈萨克妇女听到响动,从毡房里面走了出来,手里还拎着一块有一些发黄的纱布。
“大姐你好吗?”阿尔斯兰率先走上前去问候,“还认识我吗?森林警察阿尔斯兰!我们今天是过来政策宣传的。”
大姐听了连忙朝着毡房里面呼唤了一声,之后就笑容满面地把他们让进毡房。
梁朝曦跟在杨星野身后,生平第一次走进了哈萨克毡房。
和从外面看起来不一样,毡房的内部空间还是挺大的。
梁朝曦很快发现,仅凭着地面的不同,就能看出一座毡房的功能区划分。
进门处裸露的地面大大小小错落有致地摆放着铁皮的炉子,木制的柜子,还有一些零碎的生活用品。
往前几步是一片铺着各种毯子和垫子的矮塌,有上面放着一张盖着蕾丝花边布料的长方形矮桌,靠着墙壁的一圈都挂着花色各异的织毯,防寒保暖又能做装饰。
身材健硕红着脸膛的阿斯塔大哥热情地和宣传小分队的人一一握手,又把他们让到塌上坐好。
大姐眼疾手快地给每一个人端上一碗热腾腾的奶茶,招呼他们别客气,趁热喝。
梁朝曦脱了鞋,学着杨星野的样子盘腿在垫子上坐好,就听见杨星野先和阿斯塔大哥聊了一些“转场还顺利吗”诸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