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张杨氏、刘二女、张秀英二嫂、张知易媳妇五个女人坐了一辆,张知劲、黄米子、张知茂、张秀英二哥坐了一辆,剩下的张家善、张老五、张知易又分坐了一辆,随身携带的包袱早瞅着空儿塞进了各车里。
族里的人都起了个大早,前来相送。
随着车夫的一声吆喝,马车缓缓离开。
不一时,到了县城,马车却不停下,反而直接穿过县城,来到城东门口,远远的便看见张家元夫妇早就到了。
众人下车相互见过,张申氏随着女眷进车等候,留着张氏兄弟子侄们分别说话。
张杨氏不耐烦,等了一小会儿就不禁嘀咕。
“咋还不走?”
张陈氏撇了她一眼,果然狗改不了吃屎,才安分多久?
不过,念着她好懒没闹起来,张申氏便好声好气的解释:
“等人呢,跟郑、姜家说好一起走的。本来金宝他爷也不愿意咱们跟他们两家搅合,哪知那两家像个狗皮膏药似的,如今这节骨眼上实在不宜节外生枝,最后只得同意了。”
随即问了一句:
“五弟妹可是等不及了?”
张杨氏不客气的翻了个白眼,到底没说什么。
日上三竿,连外面的男人都面露不悦,郑、姜两家人才珊珊来迟。
而且来了也不说走,也不说句道歉,反而停了车,止不住的高声抱怨:
“咋非得这么赶?俺家三叔的身子骨可受不了。”
“对呀,俺爹也难受。赶,赶啥呀,赶死啊?”
“快响午了,也别走了,干脆寻个地儿吃了饭再走也不迟。”
刘二女等人爬着车窗看的无语。
又没指名道姓的非得让你上京,知道自个身子不好,那就别出门啊?
那两家人仿佛能听到刘二女等人的心声一样,郑家的那个刚开始说话的汉子一脸嘚瑟,语气很张狂:
“俺家三叔可是张知言的亲舅舅。”
俗话说,娘亲舅大,舅舅可是亲戚里的头一份,上席都是坐主桌的。
姜家的也不甘示弱,跟着大声的来了一句:
“俺爹是张知言的老丈人。”
姜老头在车里故意挺挺胸膛,心里已经转悠开了。
也不知道京里如今咋样了,闺女信里面也不交代清楚……要是闺女大外孙能当家做主就好了,俺老姜家岂不是跟着发了?
不行,这事私下里得好好合计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