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青沉早死的娘,徐松才是个有背景的。
据柳氏的回忆,群玉县这个徐家,往外数好多好多代,是神都烨阳徐家的旁支。
徐松才是徐家旁支,不知道庶了多少人的庶出子孙。
虞西书院当初在群玉县开山教书,徐家先辈也是鼎力支持过的。
柳氏拉着徐青沉来书院报道时,曾指着饭堂外的一片假山石说,这些都是你太奶奶捐赠的。
所以徐青沉在虞西书院这么久,到处被奚落,夹着尾巴做人。
但是去饭堂吃饭,她是有底气的。
咱也是交过赞助费的,太奶奶给咱交的。
收拾好笔墨,课堂内不允许进食,她叠好情诗,揣着装饼子的小包袱,挺起胸脯下山去饭堂。
虞西书院的饭堂建在半山腰,远离授课区。
先生们说庖厨有烟火气,有碍斯文。
徐青沉嗤之以鼻,但凡饭堂离得近一点,她都能省下一块饼子的口粮。
爬山太累了。
好在雨已经停了。
一场秋雨一场凉,徐青沉裹紧自已的单衣,心想下学要去西街逛逛,买些棉花回来,让柳氏给她做冬袄了。
原先那件冬袄已经穿了三年,袖子都短了,棉花也硬邦邦的,一点也不暖和。
南方的雨虽然停了,但空气中也有一层洋洋洒洒的雨雾,湿漉漉的碧绿在雾气中朦朦胧胧,远处的湖泊中,还有三两小舟飘摇。
“有人为生计发愁,有人诗与远方。”
“该死的封建糟粕,该死的有钱人!”
徐青沉羡慕地看了一会小舟上潇洒的身影们,拍掉滴落在自已额头的水珠,拐个弯进了直通饭堂的近路。
“鉴止,你看,谁来了。”
女子们熟悉的,优越的嗓音随着破旧青衫的进入,转移了话题。
“青沉妹妹,你这衣衫没有一日是整洁的。如此形容来来去去,实在有碍观瞻。”
“呵呵,苏姐姐就有所不知了,乡里土人,哪里有羞耻心的?”
“哈哈哈……”
嘲笑声不绝于耳,徐青沉充耳不闻。
她贴着墙走到饭堂的小菜窗口,跟开饭大爷要了一碟免费小菜并一碗热汤水。
秋雨后,寒气逼人,她的下身衣物早间骑驴都湿了,贴身穿了一上午。
若不喝点热汤水,她怕自已感冒。
穷人生不起病,她上一回风寒,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