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竞拍(第2/6 页)

绾青丝 波波 121 字 2024-02-18 06:34:08
🎁美女直播

为古代的银票就是今日的钞票或者支票了

其实,中国古代银子缺乏,银子的价值是很高的制钱即标准的方孔铜钱一枚称“文”,白银和黄金按“两”融锭,古代的钱自唐以上的各朝各代虽然单位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后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较稳定可信的数据的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一元钱等于一百分这样明确金银的比价从1600年前后的1:8上涨到二十世纪中期和末期的1:10,到十八世纪末则翻了一番,达到1:20以清代为例,道光初年,一两白银换钱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的时候,一两白银就可以换到制钱一千六七百文了咸丰以来,银价猛涨,一两白银竟可以换到制钱两千二三百文之多由此可知正常情况下,一两黄金约可兑换八至十一两白银;一两白银大约可换到一千至一千五百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一贯钱或一吊钱就是一千文

再以唐代为例,九品官月俸五石相当于70公斤米,上白米每石九钱五分、中白米每石九钱三分、下白米每石八钱三分、白面每斤相当于1.2市斤九文,一石米贵贱都不会过一两银子,由此得知,一个唐代的九品官的月薪相当于五两银子

直至清代,一个六品官员年俸45两白银,每月不足四两银子,而清末,一斤猪肉只要二十文钱,一亩良田只要七至八两银子或者十二、三个银元几两银子、几十两银子是件大事情了,有百两银子就是今日的大款了,能够买上十几亩良田了在明代,一个平民一年的生活只要一两半银子就够了,所以戚继光的士兵军饷一日只有三分银子,一月不足一两清代稍贵点,主要是鸦片战争前外贸顺差大,银子大量流入后,银价下跌造成的后来大量赔款后,银与铜的比价又上升了平常老百姓使用的是铜钱,清末时使用铜元,很少用银子作为日常交易用许多老百姓至死都未见过银子所以口语中表示没有钱贫穷时用“钿铜钱没有”而不说“银子没有”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常常以银子为珍贵的原因之一,由此也可见《红楼梦》里唱的“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贪官,敛财手段之高、收刮民脂民膏之狠,心肠之黑之毒,平民百姓的生活之凄惨

至于银票,也以清代为例,其实是山西票号发的汇兑凭证,有密押的,不是见票即兑的银行券钞票用银票是要付汇兑费用的银票做大宗买卖的商人用得着,它可避免携带大量现银的风险,而且方便,并与自己携带大量现银成本差不多一般老百姓和官员是用不着的,所以也就不会有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