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么个问题。
秦国现在一切的政策都是在满足基本生存要求,发展农业是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发展军工是为了解决挨打问题。
那么等到挨打、挨饿的问题解决后,秦国的下一步要怎么办?
不可能有永无止境能打的仗,也没有可以永无止境开垦的地,按照现在的趋势,总有一天会人多地少,那时候必然会有一部分人口需要从农民转向别的领域。
秦国是如此,东方五国亦是如此。如果秦国在未来如同现在一样,封百利而唯出兵农,那就是像要将滔天巨浪拦截住一样。
怎么可能拦得住?到时候社会一定会出问题。
然而就在吕不韦这么说的时候,他忽然发现满朝……没错,就是满朝,包括秦王异人,所有人的面上竟然都露出了一种迷迷瞪瞪的向往之情。
那表情的意思大概就是——天哪,居然还会有人比地多的这一天,还能有没地方打仗的那一日,这是什么神仙日子。
是的,长期以来地多人少,三天一小打半月一大仗的秦国人是真的没有想过会有那一天!既然觉得这一日不可能到来,或者说这一日还有很久才会到来,自然不会有人去思考吕不韦的想法正确与否。
不过微妙的是,虽然吕不韦的想法在老一辈当中没什么市场,但是在小年轻当中却非常受欢迎。
因为他担心的这个问题是建立在秦国未来一统四海的一个基础上。年轻人对于自己的国家总是特别自信,他们一点儿也不觉得吕相邦这是杞人忧天,相反还觉得担忧得十分有道理,的确是时候应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了。
是的,现在围绕在赵政身边的一干年轻人都是被这个思路洗脑的,连带着原本头脑清醒的太子也被带着走歪了路。
太子政是个聪明人,还是一个有名师教导,又被父亲带在身边长大,从小就泡在权利巅峰的储君。
在他的眼中,这个百余年不曾有过大变革的国家确实出现了很多问题。少年人眼中容不得沙子,在他的眼中,他觉得秦国的巨型马车已经有渐渐迟钝的趋势,就像秦国现在正在逐渐以铁质兵器取代铜制兵器一样,他觉得秦国的规章也需要有改动。
但改变不能急着来。
他垂下眼帘,慢慢放下了桌上的几张纸。这上头的字迹出自于他阿兄,但边上却有些批注出于尉师兄,他的两个兄长们平日里头看上去稳稳当当,但上头的字字句句无一不是极其大胆。
他轻轻压下纸张,指尖轻轻点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