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许久未与外界接触,感到一切都很新鲜,大有“洞中才数日,世上已千年”之感。未来的路还很漫长,我很想像鱼儿在水中一样,在生活的海洋里漫游,可残腿限制了我的自由。但道路再坎坷也得往下走呀,我寄希望于未来,更寄希望于自己。
二
1985年5月29日傍晚,雨过初晴,晚风阵阵,还颇有些凉意呢。可我坐在屋里却觉得热得慌,额头似乎还渗出了细密密的汗珠。我知道这种反常现象是因心跳加速造成的。昨天去泾阳接我的区团委书记已告诉我,这次陕西省文联来杨陵采风的队伍庞大,而且有许多著名作家。下午,杨陵区委宣传部来了一位干事特别通知我:“晚上省作协副主席杜鹏程要来看望你。”
杜鹏程?就是《保卫延安》的作者吗?这可能吗?但我相信区委宣传部的干事是不会跟我开玩笑的。
杜老是我敬仰的前辈作家。早在上中学时,我就在课本上读过他的《夜走灵官峡》。“纷纷扬扬的大雪,下了一尺多厚”是这篇作品的开头。再后来,我又读了他的《保卫延安》《在和平的日子里》等作品。书中的英雄人物形象完全征服了我少年的心。在那时,我就渴望着能有一天见到这位老作家,万万没有想到我的夙愿今日将得以实现。
此时此刻,我的心情怎么能平静!
门外一声汽车鸣笛,客人们到了。
为首的是位身材魁梧、精神矍铄的老人——陕西省文联的副主席方杰先生。方杰先生笑容可掬,握着我的手亲切地说:“我们看望你来了。”
一股暖流在我的全身奔涌,我激动得连“谢谢”也忘了说。我是一个残疾青年,只不过发表了几篇稚嫩肤浅的文学习作,而组织和领导竟然对我如此关心,我热泪盈眶了……
方杰先生把他身边的一位老人介绍给我:“这是咱们省作协副主席杜鹏程同志。老杜为咱们陕西文坛树立了一面旗帜。”
我激动地握着杜老的手。杜老并不像我想象中那么高大魁伟。他中等身材,有些胖,身体似乎不大好,脸上挂着慈祥的微笑,说话语速很慢。
他关切地询问我的生活、学习和创作情况,我一一回答。
我是一棵无名小草,一棵遭到早霜袭击的无名小草。我渴望着春光的温暖,渴望着雨露的滋润。此时此刻,春风送暖,我受了创伤的心灵和伤残的躯体沐浴在一片春光之中。我感受到了除阳光以外的特有的温暖。
如今杜老已驾鹤西去,但那个初夏傍晚的温馨一幕永久地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