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叔说归说,还是起身去书架上翻找起来,一边找还一边跟钟明解释。
“你还小,可能不理解你叔公为什么要冒着风险吃空饷,须知地府的是地府的,茅山的是茅山的,你要不争不抢,没人会把好东西白白送你。”
钟明点点头:“我知道的,师伯。”
“你能明白就好。”
九叔在下面找了一圈没找到,就拉了个凳子,往书架上面去找,钟明赶紧过去扶住凳子。
九叔继续絮叨:“你看那世俗人家,就为了父亲留下的那点遗产,亲兄弟都能反目成仇,唉。”
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九叔忍不住长叹一声:“我当初同辈的师兄弟少说也有好几百,可现在能混出头的屈指可数,更多的都是高不成低不就,死了之后也没个去路,你叔公也是爱护后辈,给他们点安身立命的本钱。”
钟明默然不语。
九叔那声长叹,让钟明想到了大师伯。
两人的很多理念都是有冲突的,一者锋芒毕露,一者性情温和。
但就目前这个万恶的旧社会来说,大师伯还真就是茅山柱石。
现在钟明只盼两者的矛盾不要过早的爆发出来,能给他留出一些时间布局。
古往今来,缓和内部矛盾的最好办法就是向外发泄。
就比如三教合一这种事,大概就是在明朝开始的,那是一个地理大发现的时代,西方的牧师开始登录神州,于是原本互相看不顺眼的士子、和尚和道士就变得亲如兄弟。
这叫兄弟阋于墙,外御其辱。
“找到了。”
九叔抽出一本落满灰尘的线装书,将钟明的思绪勾了回来。
“这是什么?”
“落阴山人花名册。”
“落阴山人?”钟明歪头。
九叔拍拍尘土,把书摊到桌上,解释道:“很多身居正职的道士,看不起外放为鬼王的道士,为了区分鬼王和道士,就把道士称为落阴山人。”
说完,九叔翻开书找了起来,没多久就停了下来,吩咐钟明一声:“文房四宝。”
钟明赶紧去取了笔墨纸砚,在一旁研磨。
九叔刷刷刷写了一封信,然后交给钟明:“你去地府后,拿着信去恶狗岭找梅谦华,他看完信就明白了。”
“没钱花?”
这名字起的……
“是梅谦华。”九叔在钟明头上敲了一下,感慨道:“说起来他还要叫你